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序言第11-15页
1 引言第15-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1 问题的提出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18-24页
        1.3.1 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第18-19页
        1.3.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及其促进作用阶段性的概念界定第19-24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1 研究思路第24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5-27页
        1.5.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26-27页
    1.6 主要创新点第27-28页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第28-43页
    2.1 理论基础第28-33页
        2.1.1 分工理论第28-29页
        2.1.2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29-33页
    2.2 研究综述第33-43页
        2.2.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33-37页
        2.2.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区域和阶段性差异第37-38页
        2.2.3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38-39页
        2.2.4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优投资规模第39-40页
        2.2.5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第40-43页
3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性差异的理论分析第43-77页
    3.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与阶段性差异第43-47页
    3.2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决策分析第47-59页
        3.2.1 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7-51页
        3.2.2 区域分工结构演进与决策分析第51-59页
    3.3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作用与阶段性差异的模型分析第59-70页
        3.3.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优规模的决策分析与数值模拟第59-68页
        3.3.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作用与阶段性差异的推算方法第68-70页
    3.4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作用阶段性差异的影响因素与成因分析第70-77页
        3.4.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0-75页
        3.4.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作用阶段性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第75-77页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测算第77-85页
    4.1 评价模型第77-82页
        4.1.1 主成分分析介绍第77页
        4.1.2 指标和数据来源第77-78页
        4.1.3 主成分分析过程第78-82页
    4.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结果第82-85页
5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分析第85-101页
    5.1 促进作用阶段性差异的计量经济分析第85-96页
        5.1.1 模型构建第85-86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86-88页
        5.1.3 平稳性检验第88页
        5.1.4 回归结果第88-96页
    5.2 推算和阶段性差异分析第96-101页
        5.2.1 最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促进作用的推算第96-98页
        5.2.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阶段性差异第98-101页
6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分析第101-117页
    6.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化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第101-111页
        6.1.1 不同运输方式和技术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差异第101-102页
        6.1.2 中国省际产业分工的现状第102-104页
        6.1.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04-105页
        6.1.4 模型结果分析第105-111页
    6.2 投资结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分析第111-117页
        6.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11-112页
        6.2.2 模型结果分析第112-117页
7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17-123页
    7.1 主要结论第117-118页
    7.2 政策建议第118-122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8页
作者简历第128-13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慧协同一体化网络服务适配机制研究
下一篇:船舶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