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1.1.1 水资源污染及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 第15-16页 |
1.1.2 海绵城市的提出和建设现状 | 第16页 |
1.1.3 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1.1.4 城市湿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 | 第17-18页 |
1.1.5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意义 | 第18-19页 |
1.2 本文研究的方向及思路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4.1 海绵城市及湿地公园的国内外案例分析 | 第21页 |
1.4.2 海绵城市指导下的生态设计及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 第21-22页 |
1.4.3 天津市东厂引河地区湿地公园的方案设计研究 | 第22-23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40页 |
2.1 城市湿地公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理论与概念 | 第24-26页 |
2.1.1 海绵城市理论 | 第24页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4-25页 |
2.1.3 游憩规划理论 | 第25页 |
2.1.4 可持续发展利理论 | 第25-26页 |
2.1.5 生态恢复理论 | 第26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30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2.3 案例分析(如表2-3) | 第30-39页 |
2.3.1 成都活水公园 | 第31-33页 |
2.3.2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 | 第33-35页 |
2.3.3 哥本哈根滨海公园 | 第35-36页 |
2.3.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第36-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现状分析 | 第40-44页 |
3.1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建设中现存的问题 | 第40-41页 |
3.1.1 现状制约----水体破坏严重,“海绵体”告急 | 第40页 |
3.1.2 技术应用----缺乏系统规划,技术手段尚不成熟 | 第40-41页 |
3.1.3 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欠缺联通 | 第41页 |
3.1.4 设计范围局限----小面积的绿地系统设计无法改变生态污染的大局面 | 第41页 |
3.2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建设应对策略 | 第41-43页 |
3.2.1 遏制水体污染状况加剧,大力修复并建设海绵体 | 第41-42页 |
3.2.2 以规划为背景,加强技术的研发 | 第42页 |
3.2.3 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置于城市生态系统之下设计 | 第42页 |
3.2.4 从宏观上规划全局,重视大尺度和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 | 第42-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城市湿地公园在海绵城市中的景观设计 | 第44-59页 |
4.1 明确城市湿地的区域定位与海绵式景观的设计目标 | 第44页 |
4.2 海绵城市中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 第44-48页 |
4.2.1 对场地景观分区的规划 | 第44-46页 |
4.2.2 湿地水系规划 | 第46页 |
4.2.3 湿地植物配置设计 | 第46-47页 |
4.2.4 景观小品及体验设计 | 第47页 |
4.2.5 湿地中的动物生境构建 | 第47-48页 |
4.3 海绵城市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 第48-58页 |
4.3.1 湿地生态蓄洪功能及生态恢复 | 第48-50页 |
4.3.2 下沉绿地和植草沟设计 | 第50-52页 |
4.3.3 雨水收集及雨水花园设计 | 第52-53页 |
4.3.4 河岸景观及生态驳岸设计 | 第53-57页 |
4.3.5 海绵城市渗透铺装设计 | 第57-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天津市东厂引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 第59-87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59-63页 |
5.1.1 项目位置 | 第59-60页 |
5.1.2 项目现状条件及问题分析 | 第60-62页 |
5.1.3 项目地自然环境 | 第62-63页 |
5.2 规划设计目标及项目定位 | 第63-64页 |
5.2.1 规划设计目标 | 第63-64页 |
5.2.2 项目定位 | 第64页 |
5.3 海绵城市指导下的生态设计策略 | 第64-66页 |
5.3.1 雨洪调蓄系统 | 第65页 |
5.3.2 自然净化系统 | 第65页 |
5.3.3 人工净化系统 | 第65页 |
5.3.4 公园游憩系统 | 第65-66页 |
5.4 东厂引河生态蓄洪区景观方案设计 | 第66-86页 |
5.4.1 总体规划 | 第66-68页 |
5.4.2 道路空间布局分析 | 第68-71页 |
5.4.3 功能分区及细部景观设计 | 第71-80页 |
5.4.4 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 第80-83页 |
5.4.5 专项规划设计 | 第83-86页 |
5.5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