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电化学传感器 | 第10-13页 |
1.1.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第10-12页 |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技术 | 第12页 |
1.1.3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及特性 | 第13-14页 |
1.2.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3 三维有序多孔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2.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第16-18页 |
1.3.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第16-17页 |
1.3.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4.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三维有序金掺杂纳米TiO_2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及对卡那霉素的检测 | 第20-35页 |
2.1 引言 | 第20-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 电化学实验 | 第24页 |
2.2.4 加标回收实验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3.1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25-26页 |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26-27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2.4 卡那霉素的定量检测 | 第30-34页 |
2.4.1 标准曲线 | 第30-32页 |
2.4.3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 第32-33页 |
2.4.4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三维有序金掺杂纳米Ti0_2-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测定 | 第35-57页 |
3.1 引言 | 第35-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3.2.2 分子印迹聚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3 非印迹聚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39页 |
3.2.4 电化学实验 | 第39页 |
3.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9-40页 |
3.2.6 样品检测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3.3.1 电聚合制备聚合膜修饰电极 | 第40-41页 |
3.3.2 模板分子的去除 | 第41页 |
3.3.3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形貌表征 | 第41-42页 |
3.3.4 分子印迹聚合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42-45页 |
3.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5-46页 |
3.3.6 条件优化实验 | 第46-52页 |
3.4 标准曲线与样品检测 | 第52-56页 |
3.4.1 标准曲线 | 第52-54页 |
3.4.2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与选择性 | 第54-55页 |
3.4.3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2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用于氨茶碱的测定 | 第57-76页 |
4.1 引言 | 第57-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9页 |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9-60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2.4 血样的前处理 | 第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5页 |
4.3.1 PCN-222的结构表征 | 第61-62页 |
4.3.2 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 | 第62-64页 |
4.3.3 红外吸收光谱 | 第64页 |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4-68页 |
4.3.5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68-73页 |
4.3.6 稳定性、重现性与选择性 | 第73-74页 |
4.3.7 回收率实验及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