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流域水电站检修管理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管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检修管理概况 | 第12-16页 |
2.1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简介 | 第12页 |
2.2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检修管理特征 | 第12-13页 |
2.2.1 检修项目数量剧增 | 第12-13页 |
2.2.2 电站检修多项目作业具有复杂性 | 第13页 |
2.2.3 检修专业性强 | 第13页 |
2.2.4 工期要求高 | 第13页 |
2.2.5 检修人力资源的有限性 | 第13页 |
2.3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水电检修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 第13-16页 |
3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水电站检修项目管理流程与内容 | 第16-28页 |
3.1 检修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 第16-19页 |
3.1.1 项目意向洽谈及签约 | 第18页 |
3.1.2 项目实施 | 第18页 |
3.1.3 竣工验收和结算 | 第18页 |
3.1.4 工程回访与保修 | 第18-19页 |
3.2 检修项目管理内容 | 第19-28页 |
3.2.1 大型工器具及设备管理 | 第19页 |
3.2.2 人力资源管理 | 第19-20页 |
3.2.3 技术监督管理 | 第20-21页 |
3.2.4 消耗性材料管理 | 第21页 |
3.2.5 现场质量管理 | 第21-22页 |
3.2.6 现场安全管理 | 第22-24页 |
3.2.7 业绩考核管理 | 第24-25页 |
3.2.8 物资仓储管理 | 第25-26页 |
3.2.9 工程竣工资料管理 | 第26-28页 |
4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多项目背景下检修组织管理 | 第28-32页 |
4.1 多项目检修管理概述 | 第28-29页 |
4.1.1 多项目管理 | 第28页 |
4.1.2 多项目检修管理 | 第28-29页 |
4.2 多项目背景下检修管理组织 | 第29-32页 |
4.2.1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多项目检修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2.2 水电检修组织形式 | 第30-31页 |
4.2.3 多项目检修管理组织结构设计要求 | 第31-32页 |
5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多项目背景下检修资源管理 | 第32-39页 |
5.1 多项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 | 第32-36页 |
5.1.1 多项目检修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分析 | 第32页 |
5.1.2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分配 | 第32-33页 |
5.1.3 黄河电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33-35页 |
5.1.4 黄河电检公司人力资源改进措施 | 第35-36页 |
5.2 多项目背景下生产资源配置 | 第36-39页 |
5.2.1 传统水电检修团队在生产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5.2.2 资源紧缺背景下的多项目资源分配 | 第37-38页 |
5.2.3 多项目检修资源优化特征 | 第38页 |
5.2.4 多项目检修资源最优化分配 | 第38-39页 |
6 黄河上游流域梯级电站多项目背景下技术监督管理 | 第39-42页 |
6.1 黄河电检公司技术监督管理现状 | 第39页 |
6.2 技术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39-40页 |
6.3 技术监督管理改进措施 | 第40-42页 |
7 多项目背景下梯级电站检修实例 | 第42-54页 |
7.1 项目概况 | 第42页 |
7.2 多项目背景 | 第42-44页 |
7.3 检修管理目标 | 第44-47页 |
7.3.1 检修质量目标和要求 | 第44页 |
7.3.2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 第44-45页 |
7.3.3 环境目标与质量保证 | 第45-47页 |
7.4 项目组织机构 | 第47-49页 |
7.5 管理措施 | 第49-52页 |
7.5.1 安全措施 | 第49-50页 |
7.5.2 组织措施 | 第50页 |
7.5.3 技术措施 | 第50-52页 |
7.6 检修内容 | 第52-54页 |
7.6.1 发电机、快速闸门部分 | 第52页 |
7.6.2 水轮调速部分 | 第52页 |
7.6.3 电气一次部分 | 第52页 |
7.6.4 电气二次部分 | 第52页 |
7.6.5 本次检修的特殊项目 | 第52-53页 |
7.6.6 施工网络图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