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7-23页 |
2.1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微信公众号起源与发展 | 第17页 |
2.1.2 公共图书馆服务特点 | 第17-18页 |
2.2 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2.1 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2 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 | 第21-23页 |
第3章 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 第23-31页 |
3.1 微信公众号基本情况调查 | 第23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23-28页 |
3.2.1 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运行情况 | 第23-25页 |
3.2.2 湖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情况 | 第25-28页 |
3.3 公共图书馆公众号微信服务功能 | 第28-29页 |
3.3.1 信息推送服务 | 第28页 |
3.3.2 信息咨询服务 | 第28页 |
3.3.3 数字阅读服务 | 第28-29页 |
3.3.4 个人图书馆服务 | 第29页 |
3.4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4.1 根据需求选择账号类型 | 第29页 |
3.4.2 部分平台服务内容少 | 第29-30页 |
3.4.3 功能介绍有待加强 | 第30页 |
3.4.4 服务内容有待完善 | 第30-31页 |
第4章 公共图书馆公众号用户使用意愿模型构建 | 第31-39页 |
4.1 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2 影响因素变量设置 | 第32-36页 |
4.2.1 绩效期望 | 第33页 |
4.2.2 努力期望 | 第33-34页 |
4.2.3 感知趣味性 | 第34页 |
4.2.4 社会影响 | 第34-35页 |
4.2.5 用户创新性 | 第35-36页 |
4.2.6 使用意愿 | 第36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36-39页 |
第5章 问卷调查研究 | 第39-42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39-40页 |
5.1.1 问卷个人基本信息部分 | 第39页 |
5.1.2 问卷量表部分 | 第39-40页 |
5.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0-41页 |
5.3 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第6章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42-51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6.1.1 用户人口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6.1.2 数据准备 | 第43-44页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6.2.1 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6.2.2 效度分析 | 第45-46页 |
6.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6-49页 |
6.3.1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6.3.2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 第47-48页 |
6.3.3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8-49页 |
6.4 结果讨论 | 第49-51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7.1.1 提升绩效期望的建议 | 第51-52页 |
7.1.2 提升努力期望的建议 | 第52页 |
7.1.3 提升感知趣味性的建议 | 第52页 |
7.1.4 提升社会影响的建议 | 第52-53页 |
7.1.5 提升用户创新性的建议 | 第53页 |
7.2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7.3 研究的局限与深入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用户对公共图书馆公众号使用意愿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