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8-20页 |
2 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移动支付的内涵及分类 | 第20-21页 |
2.1.1 移动支付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第20-21页 |
2.2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1-23页 |
2.3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 第23-25页 |
2.4 感知安全理论(Perceived Risk,PR) | 第25-26页 |
2.5 个体创新理论(Personal Innovativeness,PI) | 第26-27页 |
2.6 感知趣味理论(Perceived enjoyable,PE) | 第27-28页 |
3 研究模型与问卷设计 | 第28-36页 |
3.1 模型构建思路 | 第28-29页 |
3.2 研究变量及定义 | 第29-31页 |
3.3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1-32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3.5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34-36页 |
3.5.1 问卷设计 | 第34页 |
3.5.2 问卷前测 | 第34页 |
3.5.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4-35页 |
3.5.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4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 第36-43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37-39页 |
4.3 效度分析 | 第39-40页 |
4.4 假设检验 | 第40-43页 |
5 结论与结果 | 第43-47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43-44页 |
5.2 移动支付发展建议 | 第44-46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关于移动支付使用情况的调查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