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创新思维系统的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创新思维系统相关理论知识 | 第15-28页 |
2.1 创新与思维 | 第15-16页 |
2.1.1 创新 | 第15页 |
2.1.2 思维 | 第15-16页 |
2.2 创新思维 | 第16-19页 |
2.2.1 发散思维 | 第17-18页 |
2.2.2 逆向思维 | 第18页 |
2.2.3 联想思维 | 第18页 |
2.2.4 想象思维 | 第18-19页 |
2.2.5 灵感思维 | 第19页 |
2.3 经典创新思维方法 | 第19-23页 |
2.3.1 试错法 | 第19-20页 |
2.3.2 头脑风暴法 | 第20-21页 |
2.3.3 设问法 | 第21-22页 |
2.3.4 列举法 | 第22-23页 |
2.4 TRIZ创新思维方法 | 第23-25页 |
2.4.1 九屏幕法 | 第23-24页 |
2.4.2 小人法 | 第24页 |
2.4.3 金鱼法 | 第24-25页 |
2.4.4 STC算子法 | 第25页 |
2.5 移动学习 | 第25-27页 |
2.5.1 移动学习的定义 | 第25-26页 |
2.5.2 移动学习的认识 | 第26页 |
2.5.3 移动学习的特点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系统分析 | 第28-35页 |
3.1 创新思维系统概述 | 第28-29页 |
3.1.1 系统目标 | 第28页 |
3.1.2 创新思维系统的流程 | 第28-29页 |
3.2 创新思维系统开发技术分析 | 第29-31页 |
3.2.1 Android历史及市场份额 | 第29页 |
3.2.2 Android系统架构 | 第29-31页 |
3.2.3 Android平台优势 | 第31页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1-33页 |
3.4 系统功能分析 | 第33页 |
3.5 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3.5.1 技术可行性 | 第34页 |
3.5.2 经济可行性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创新思维系统设计 | 第35-41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5页 |
4.1.2 系统角色设计 | 第35-36页 |
4.1.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6页 |
4.2 系统服务器端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4.3 系统客户端模块设计 | 第37-40页 |
4.3.1 系统登录 | 第37-38页 |
4.3.2 课堂学习 | 第38页 |
4.3.3 理论应用 | 第38-39页 |
4.3.4 资源查询 | 第39页 |
4.3.5 系统设置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创新思维系统的实现 | 第41-54页 |
5.1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41-42页 |
5.2 创新思维系统客户端的实现 | 第42-48页 |
5.2.1 登录界面 | 第42-43页 |
5.2.2 课堂学习界面 | 第43-45页 |
5.2.3 理论应用界面 | 第45-47页 |
5.2.4 资源查询界面 | 第47-48页 |
5.2.5 系统设置界面 | 第48页 |
5.3 系统测试 | 第48-49页 |
5.4 系统使用说明 | 第49-53页 |
5.4.1 系统安装 | 第49-52页 |
5.4.2 系统应用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