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3 国内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4 层次分析法应用简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9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2.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2.2.2 实地调查法 | 第15-16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2.2.4 层次分析法 | 第17页 |
2.3 调查对象及内容 | 第17页 |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9-25页 |
3.1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3.2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 第20-22页 |
3.2.1 菌类资源 | 第20页 |
3.2.2 动物资源 | 第20页 |
3.2.3 植物资源 | 第20-22页 |
3.2.4 植被资源 | 第22页 |
3.2.5 旅游资源 | 第22页 |
3.3 保护区建设现状概述 | 第22-25页 |
3.3.1 基础设施建设 | 第22-23页 |
3.3.2 科学研究 | 第23页 |
3.3.3 管理机构及体系 | 第23页 |
3.3.4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 第23页 |
3.3.5 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情况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保护区管理成效分析与评价 | 第25-49页 |
4.1 基于问卷调查的管理成效分析 | 第25-41页 |
4.1.1 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 | 第25-29页 |
4.1.2 管理机制分析与评价 | 第29-31页 |
4.1.3 管理决策分析与评价 | 第31-32页 |
4.1.4 管理实施分析与评价 | 第32-37页 |
4.1.5 管理监督分析与评价 | 第37-40页 |
4.1.6 总体分析与评价 | 第40-41页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体系分析 | 第41-47页 |
4.2.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2页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4页 |
4.2.3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4.3 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诊断及评价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提升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策略途径 | 第49-56页 |
5.1 加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 | 第49-50页 |
5.1.1 合理确定保护区管理目标 | 第49页 |
5.1.2 准确保护区功能定位 | 第49-50页 |
5.2 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 | 第50页 |
5.3 加强科学研究,有效推进保护区建设 | 第50-51页 |
5.4 优化保护区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5.4.1 完善管理制度 | 第51页 |
5.4.2 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 | 第51页 |
5.4.3 理顺管理职能 | 第51-53页 |
5.5 适度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 | 第53页 |
5.6 协同保护区周边共同管理,探索联合保护之路 | 第53-54页 |
5.7 拓宽保护区经费投入及管理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附录1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得分问卷调查 | 第62-64页 |
附录2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层次体系专家评价表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