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员额制改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析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3.2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14-15页 |
1.3.3 课题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法官员额制概述 | 第16-27页 |
2.1 法官员额制的概念 | 第16页 |
2.2 确立法官员额制的意义 | 第16-20页 |
2.2.1 有利于实现法官的职业化和精英化 | 第17页 |
2.2.2 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 | 第17-18页 |
2.2.3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 第18页 |
2.2.4 有利于形成法院内部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 第18-19页 |
2.2.5 有利于转变法院内部的一些工作职能 | 第19页 |
2.2.6 有利于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 | 第19-20页 |
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官员额制度的规定 | 第20-21页 |
2.4 法官员额制的现实背景 | 第21-24页 |
2.4.1 法官人数多 | 第21-22页 |
2.4.2 法官管理行政化 | 第22-23页 |
2.4.3 法官收入普遍偏低 | 第23页 |
2.4.4 法官辅助人员被忽视 | 第23-24页 |
2.5 法官员额制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2.5.1 法官存量 | 第24页 |
2.5.2 审判工作量 | 第24-25页 |
2.5.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2.5.4 改革成本 | 第26-27页 |
第3章 法官员额制试点及评价 | 第27-34页 |
3.1 当前法官员额制的试点情况 | 第27-30页 |
3.1.1 员额比例确定的试点情况 | 第27-28页 |
3.1.2 选任制度的试点情况 | 第28-29页 |
3.1.3 审判辅助人员制度的试点情况 | 第29-30页 |
3.2 法官员额制试点的经验与问题 | 第30-34页 |
3.2.1 法官员额制试点的经验 | 第30-32页 |
3.2.2 法官员额制试点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法官员额制的构想 | 第34-45页 |
4.1 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4.1.1 择优遴选原则 | 第34-35页 |
4.1.2 公平选任原则 | 第35-36页 |
4.1.3 平稳过渡原则 | 第36页 |
4.2 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 第36-39页 |
4.2.1 建立法官助理制度 | 第37-38页 |
4.2.2 实行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 | 第38页 |
4.2.3 明确执行员的序列 | 第38-39页 |
4.3 法官员额的确定标准 | 第39-41页 |
4.3.1 任职资格标准 | 第39-40页 |
4.3.2 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标准 | 第40-41页 |
4.3.3 司法管辖区人口标准 | 第41页 |
4.4 实施法官员额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41-45页 |
4.4.1 严格选拔方法,确保优秀法官行使审判权 | 第41-42页 |
4.4.2 优化审判结构,建立案件分流机制 | 第42-43页 |
4.4.3 优化队伍结构,淘汰与分流并重 | 第43-44页 |
4.4.4 建立健全机制,保障法官职业收入 | 第44-4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