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P2P网络的信誉评价算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8-36页 |
2.1 P2P概述 | 第18-23页 |
2.1.1 P2P概念 | 第18页 |
2.1.2 P2P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P2P网络的拓扑类型 | 第19-22页 |
2.1.4 P2P网络的应用 | 第22-23页 |
2.2 HP2P网络结构 | 第23-29页 |
2.2.1 系统架构 | 第24页 |
2.2.2 HP2P上层网络 | 第24-27页 |
2.2.3 HP2P下层网络 | 第27-29页 |
2.3 HP2P系统服务 | 第29-32页 |
2.3.1 节点引导服务 | 第29-30页 |
2.3.2 资源发布服务 | 第30-31页 |
2.3.3 群的分裂和合并 | 第31页 |
2.3.4 资源查询与下载服务 | 第31-32页 |
2.4 P2P网络信誉度研究概况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HP2PTRUST算法详细介绍 | 第36-52页 |
3.1 基于历史评价的信誉模型简介 | 第36-37页 |
3.2 EigenTrust算法简介 | 第37-40页 |
3.2.1 本地信任值计算 | 第37页 |
3.2.2 本地信任度的规范化 | 第37-38页 |
3.2.3 收集本地信誉度 | 第38页 |
3.2.4 基本的EigenTrust算法 | 第38-39页 |
3.2.5 分布式EigenTrust算法 | 第39-40页 |
3.3 EigenTrust算法中遗留的问题 | 第40-41页 |
3.4 HP2PTRUST算法详细介绍 | 第41-50页 |
3.4.1 HP2PTRUST算法基本思想 | 第41页 |
3.4.2 HP2PTRUST算法概要介绍 | 第41-42页 |
3.4.3 分等级多层可信节点集合选举算法 | 第42-45页 |
3.4.4 群内信誉度计算算法 | 第45-47页 |
3.4.5 群间信誉度计算算法 | 第47-49页 |
3.4.6 群内群间信誉度结合计算算法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算法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68页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4.2 HP2P仿真模型 | 第53-56页 |
4.3 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构分析 | 第56-66页 |
4.3.1 潜伏恶意节点检测成功率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4.3.2 恶意节点误报率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4.3.3 恶意节点漏报率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4.3.4 算法收敛时间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