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MtERN1-3等结瘤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 | 第10页 |
·共生固氮体系的研究 | 第10-12页 |
·共生结瘤早期结瘤因子的信号转导 | 第12-14页 |
·根瘤形成早期的信号传导途径(见图1-2) | 第12页 |
·相关结瘤素基因的功能概述 | 第12-14页 |
·同源重组原理简述 | 第14-15页 |
·花粉管通道法简介 | 第15-16页 |
第2章 引言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新意及实验方案 | 第16-18页 |
第3章 相关结瘤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8-36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质粒和菌种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设备 | 第19页 |
·常用试剂配方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引物设计 | 第20-21页 |
·苜蓿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页 |
·苜蓿MtNSP1基因的克隆 | 第21-23页 |
·苜蓿MtNSP2基因的克隆 | 第23页 |
·苜蓿MtENOD40基因的克隆 | 第23-24页 |
·苜蓿MtERN1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苜蓿MtERN2基因的克隆 | 第25页 |
·苜蓿MtERN3基因的克隆 | 第25-26页 |
·苜蓿MtDMI3基因的克隆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苜蓿MtNS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苜蓿MtNS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苜蓿MtENOD4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9-30页 |
·苜蓿MtERN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苜蓿MtERN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苜蓿MtERN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苜蓿MtDMI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含MtERN家族多价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第36-62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质粒和菌种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设备 | 第37页 |
·常用试剂配方 | 第37-38页 |
·引物设计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56页 |
·技术路线 | 第38-41页 |
·pVCT1308的构建 | 第41-44页 |
·pVCT1309的构建 | 第44-46页 |
·pVCT1310的构建 | 第46-49页 |
·pVCT1311的构建 | 第49-51页 |
·pVCT1312的构建 | 第51-53页 |
·pVCT1313的构建 | 第53-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pVCT1308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56页 |
·pVCT1309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56-57页 |
·pVCT1310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57-58页 |
·pVCT1311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58-59页 |
·pVCT1312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59-60页 |
·pVCT1313的PCR鉴定和酶切鉴定 | 第60-6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2-64页 |
·大片段结瘤素基因的克隆 | 第62页 |
·多价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页 |
·后续研究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缩略词表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