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引言 | 第15页 |
1.1 制革浸酸 | 第15-16页 |
1.2 酸皮及其缺陷 | 第16-17页 |
1.3 浸酸过程控制要点 | 第17-20页 |
1.3.1 浸酸用酸的种类及特点 | 第17-18页 |
1.3.2 酸用量 | 第18页 |
1.3.3 浸酸用盐及其用量 | 第18-19页 |
1.3.4 液比 | 第19页 |
1.3.5 浸酸温度 | 第19-20页 |
1.3.6 浸酸时间 | 第20页 |
1.3.7 浸酸程度检查方法 | 第20页 |
1.4 胶原膨胀机理 | 第20-21页 |
1.4.1 渗透膨胀理论 | 第20页 |
1.4.2 电荷膨胀理论 | 第20-21页 |
1.4.3 感胶膨胀理论 | 第21页 |
1.5 少/无盐浸酸技术 | 第21-24页 |
1.6 铬鞣 | 第24-29页 |
1.6.1 传统铬鞣法特点 | 第24-25页 |
1.6.2 不浸酸铬鞣技术 | 第25-26页 |
1.6.3 无盐浸酸两步法铬鞣技术 | 第26页 |
1.6.4 高吸收铬鞣技术 | 第26-29页 |
1.7 课题的提出 | 第29页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AA-SSS低聚物的合成及助浸酸性能 | 第30-43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2.1.2 AS低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1-32页 |
2.1.3 抑制酸皮膨胀实验 | 第32页 |
2.1.4 鞣制应用实验及分析检测 | 第32-3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2.1 AS低聚物合成条件的确定 | 第34页 |
2.2.2 抑制酸皮膨胀的正交实验 | 第34-35页 |
2.2.3 AS低聚物用量的优化 | 第35-36页 |
2.2.4 食盐用量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2.2.5 AS低聚物IR分析 | 第37页 |
2.2.6 GPC谱图分析 | 第37-38页 |
2.2.7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8页 |
2.2.8 蓝湿革纵切面能谱分析 | 第38页 |
2.2.9 综合热分析 | 第38-40页 |
2.2.10 XRD分析 | 第40-41页 |
2.2.11 废液Cr_2O_3、Cl~-含量及坯革物理力学性能 | 第41-4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小分子磺酸/AS低聚物抑制酸皮膨胀性能研究 | 第43-5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1.1 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3.1.2 小分子磺酸种类的优化 | 第44页 |
3.1.3 小分子磺酸用量的优化 | 第44页 |
3.1.4 鞣制应用实验及分析检测 | 第44-4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3.2.1 小分子磺酸种类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2 AS/2-氨基-1,4-苯二磺酸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47页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7-48页 |
3.2.4 综合热分析 | 第48-49页 |
3.2.5 废液Cr_2O_3、Cl~-含量及坯革物理力学性能 | 第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乙醛酸与 2-氨基-1,4-苯二磺酸Schiff碱的制备与助浸酸性能 | 第50-5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4.1.2 GA的合成及表征 | 第51页 |
4.1.3 GA用量的优化 | 第51页 |
4.1.4 鞣制应用实验及分析检测 | 第51-5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4.2.1 GA的FTIR分析 | 第53页 |
4.2.2 GA的 1HNMR分析 | 第53-54页 |
4.2.3 GA的用量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54页 |
4.2.4 食盐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5 铬粉用量对蓝湿革TS影响 | 第55页 |
4.2.6 废液Cr_2O_3含量及Cl~-含量分析 | 第55-56页 |
4.2.7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56-57页 |
4.2.8 坯革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第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合成鞣剂/AS低聚物抑制酸皮膨胀性能研究 | 第58-6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5.1.1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5.1.2 合成鞣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59页 |
5.1.3 合成鞣剂用量的优化 | 第59页 |
5.1.4 鞣制应用实验及分析检测 | 第59-60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5.2.1 合成鞣剂的GPC谱图分析 | 第60-61页 |
5.2.2 合成鞣剂用量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3 合成鞣剂/AS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62页 |
5.2.4 食盐用量对酸皮膨胀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5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3页 |
5.2.6 综合热分析 | 第63-64页 |
5.2.7 蓝湿革XRD分析 | 第64-65页 |
5.2.8 废液Cr_2O_3、Cl~-含量及坯革物理力学性能 | 第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67-6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创新点 | 第68页 |
6.3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