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第15-17页 |
·秸秆还田的方式 | 第15页 |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5-17页 |
·秸秆还田的环境效应 | 第17页 |
·膨润土改良土壤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PAM改良土壤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展望 | 第19-2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0-22页 |
·立题背景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改良材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 第20页 |
·改良材料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20页 |
·改良材料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 第20页 |
·改良材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土壤改良材料 | 第23页 |
·供试作物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试验实施 | 第24页 |
·分析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土壤有机物 | 第24页 |
·土壤腐殖质 | 第24页 |
·团粒结构组成 | 第24-25页 |
·容重 | 第25页 |
·含水量 | 第25页 |
·作物株高、叶生数 | 第25页 |
·作物产量 | 第25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第4章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6-56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26-31页 |
·改良材料对冲积土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改良材料对灰棕紫泥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改良材料对暗紫红泥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 第31-37页 |
·改良材料对冲积土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改良材料对灰棕紫泥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改良材料对暗紫红泥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土壤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7-44页 |
·改良材料对冲积土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7-40页 |
·改良材料对灰棕紫泥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40-42页 |
·改良材料对暗紫红泥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42-44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4-49页 |
·改良材料对冲积土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5-46页 |
·改良材料对灰棕紫泥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6-48页 |
·改良材料对暗紫红泥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8-49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49-52页 |
·改良材料对冲积土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改良材料对灰棕紫泥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改良材料对暗紫红泥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52-56页 |
第5章 秸秆-膨润土-PAM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56-64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第56-58页 |
·改良材料对油菜株高的影响 | 第56-57页 |
·改良材料对油菜叶生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改良材料对油菜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改良材料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第61-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