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0.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0.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5-16页 |
0.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 第16页 |
1.1.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涵 | 第16-17页 |
1.2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17页 |
1.2.2 P2P网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3 众筹融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18页 |
1.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 | 第18-24页 |
1.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项产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项产生的影响 | 第20-22页 |
1.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利润项产生的影响 | 第22-24页 |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2.1.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2.1.2 P2P网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2.1.3 众筹融资行业发展现状 | 第26页 |
2.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分析 | 第26-35页 |
2.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28页 |
2.2.2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 第28-29页 |
2.2.3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2.2.4 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3.1 样本及指标的选取 | 第35页 |
3.2 模型的构建 | 第35-39页 |
3.2.1 面板数据模型的形式 | 第35-37页 |
3.2.2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 | 第37-38页 |
3.2.3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检验 | 第38-39页 |
3.3 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4.2 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4.2.1 商业银行经营互联网化 | 第46页 |
4.2.2 进军小微企业客户市场 | 第46-47页 |
4.2.3 政府加大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管理力度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