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1 辉县戏曲文化概况 | 第12-16页 |
1.1 辉县戏曲演出剧种、班社、艺人、剧目 | 第12-14页 |
1.1.1 戏曲演出剧种、班社、艺人 | 第12页 |
1.1.2 戏曲演出剧目 | 第12-14页 |
1.2 其他戏曲文化现象 | 第14-16页 |
1.2.1 戏曲剪纸、戏曲题材食品造型 | 第14-15页 |
1.2.2 戏曲谚语与民间传说 | 第15-16页 |
2 辉县市区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16-24页 |
2.1 山西会馆及其戏台 | 第16-19页 |
2.1.1 山西会馆概况 | 第16-17页 |
2.1.2 山西会馆古戏台 | 第17页 |
2.1.3 晋商扩张与晋商在辉建会馆的缘由 | 第17-19页 |
2.1.4 会馆演剧的多重价值及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 第19页 |
2.2 城隍庙及其戏台 | 第19-24页 |
2.2.1 城隍庙概况 | 第19-22页 |
2.2.2 城隍庙古戏台 | 第22-24页 |
3 薄壁镇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24-34页 |
3.1 平甸玉皇庙及其戏台 | 第24-30页 |
3.1.1 平甸玉皇庙概况 | 第24-27页 |
3.1.2 平甸玉皇庙古戏台 | 第27-30页 |
3.2 周庄大王庙及其戏台 | 第30-31页 |
3.2.1 周庄大王庙概况 | 第30-31页 |
3.2.2 周庄大王庙古戏台 | 第31页 |
3.3 宝泉玉皇庙及其戏台 | 第31-34页 |
3.3.1 宝泉玉皇庙概况 | 第31-32页 |
3.3.2 宝泉玉皇庙古戏台 | 第32-34页 |
4 高庄乡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34-40页 |
4.1 苏村火神庙及其戏台 | 第34-40页 |
4.1.1 苏村火神庙概况 | 第34-37页 |
4.1.2 苏村火神庙古戏台 | 第37-40页 |
5 北云门镇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40-42页 |
5.1 姫家寨玉皇庙及其戏台 | 第40-42页 |
5.1.1 姫家寨玉皇庙概况 | 第40页 |
5.1.2 姫家寨玉皇庙古戏台 | 第40-42页 |
6 辉县其他地区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42-46页 |
6.1 西平罗乡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42-44页 |
6.1.1 胜佛寺戏楼 | 第42-43页 |
6.1.2 南平罗奶奶庙戏楼 | 第43-44页 |
6.2 南村镇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 | 第44-46页 |
6.2.1 北东坡古戏台 | 第44-46页 |
7 毁灭与原址重建戏台 | 第46-54页 |
7.1 毁灭戏台考索 | 第46-51页 |
7.2 原址重建戏台调查 | 第51-52页 |
7.3 灭失与重建的原因 | 第52-54页 |
8 辉县市古戏台建筑特点及戏曲学价值 | 第54-56页 |
8.1 辉县现存古戏台建筑特点 | 第54-55页 |
8.2 辉县古戏台戏曲学价值 | 第55-56页 |
9 辉县戏曲演出习俗 | 第56-62页 |
9.1 古庙会与戏曲活动 | 第56-59页 |
9.2 演出习俗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A 辉县庙宇碑文 | 第68-76页 |
附录B 辉县区域内的剧种 | 第76-80页 |
附录C 辉县班社 | 第80-84页 |
附录D 辉县著名艺人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