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2.1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2.1.1 内部牵制 | 第14页 |
2.1.2 内部控制制度 | 第14-15页 |
2.1.3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第15-16页 |
2.2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2.3 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第三章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19-43页 |
3.1 T数字出版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19-21页 |
3.1.2 公司无形资产概况 | 第21-22页 |
3.2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现状 | 第22-31页 |
3.2.1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 第22-23页 |
3.2.2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现状 | 第23-29页 |
3.2.3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 第29-31页 |
3.3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评价 | 第31-43页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思路 | 第32-33页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第33-43页 |
第四章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43-48页 |
4.1 缺乏理想的内部控制环境 | 第43-44页 |
4.1.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 第43页 |
4.1.2 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43页 |
4.1.3 岗位职责制度不完善 | 第43-44页 |
4.2 风险评估缺失 | 第44-45页 |
4.2.1 风险识别意识淡薄 | 第44页 |
4.2.2 风险应对机制不全面 | 第44-45页 |
4.3 控制活动执行不完善 | 第45-46页 |
4.3.1 无形资产投资预算执行不完善 | 第45页 |
4.3.2 无形资产采购审核执行不完善 | 第45页 |
4.3.3 无形资产使用执行不完善 | 第45-46页 |
4.3.4 重大无形资产处置执行不完善 | 第46页 |
4.4 信息安全保护不健全 | 第46-47页 |
4.5 内部控制监督弱化 | 第47-48页 |
第五章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改进方案 | 第48-57页 |
5.1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改进的目标 | 第48页 |
5.2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改进的原则 | 第48-49页 |
5.3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的改进 | 第49-54页 |
5.3.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49-51页 |
5.3.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第51页 |
5.3.3 增强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度 | 第51-54页 |
5.3.4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 第54页 |
5.3.5 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 第54页 |
5.4 T数字出版公司无形资产内部控制预期效果分析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本文的不足 | 第57-58页 |
6.3 进一步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