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2-18页 |
1.2.1 空间异质性的概念和定量描述 | 第12-13页 |
1.2.2 空间异质性的尺度效应 | 第13-14页 |
1.2.3 异质性-多样性假说(Heterogeneity-Diversity Hypothesis) | 第14页 |
1.2.4 异质性-多样性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1.2.5 环境资源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 第15-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2.1.2 气候特点 | 第20页 |
2.1.3 土壤特征 | 第20-21页 |
2.1.4 植被特征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2.2.1 实验样地设置 | 第21页 |
2.2.2 测定与取样方法 | 第21-24页 |
2.2.3 植被调查 | 第24-25页 |
2.2.4 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 第25页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3.1 不同草地类型的植物多样性特征 | 第27-31页 |
3.2 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尺度的关系 | 第31-33页 |
3.3 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氮可利用率水平 | 第33页 |
3.4 土壤氮可利用率在不同尺度下的异质性特征 | 第33-37页 |
3.5 土壤氮可利用率的异质性特征与尺度的关系 | 第37页 |
3.6 局域范围内的土壤氮可利用率异质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37-45页 |
3.7 区域范围内的土壤氮可利用率异质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45-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4.1 我国北方主要草地类型的土壤氮可利用率及其异质性特征 | 第49-51页 |
4.2 局域范围内草地土壤异质性—多样性关系及其尺度效应 | 第51-52页 |
4.3 区域范围内草地土壤异质性—多样性关系及其尺度效应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科研课题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