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基于BP神经网络与WRF模式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第16-30页
    2.1 中尺度WRF模式第16-22页
        2.1.1 WRF模式结构第16-17页
        2.1.2 WRF模式原理第17-19页
        2.1.3 WRF模式特点第19-20页
        2.1.4 WRF模式业务流程第20-22页
    2.2 气象数据同化第22-24页
        2.2.1 数据同比本质与原理第22页
        2.2.2 数据同化资料的多样性第22-23页
        2.2.3 数据同化的步骤和流程第23-24页
    2.3 BP神经网络第24-28页
        2.3.1 人工神经网络第24-25页
        2.3.2 BP神经网络结构第25-26页
        2.3.3 BP神经网络特点第26-27页
        2.3.4 BP神经网络构建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第30-44页
    3.1 项目需求与业务目标第30-32页
        3.1.1 项目需求第30-31页
        3.1.2 业务指标第31-32页
    3.2 预报模型与技术路线第32-34页
        3.2.1 短期预报模型第33-34页
        3.2.2 超短期预报模型第34页
    3.3 逻辑架构第34-36页
    3.4 物理架构第36-38页
    3.5 系统功能第38-39页
        3.5.1 系统目标第38-39页
        3.5.2 系统功能结构第39页
    3.6 数据库设计第39-42页
        3.6.1 实体概念第39-40页
        3.6.2 逻辑结构第40-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4-68页
    4.1 数据来源与获取第44-47页
        4.1.1 获取GFS数据第44-45页
        4.1.2 风电历史数据第45-46页
        4.1.3 气象观测数据第46页
        4.1.4 数据质量控制第46-47页
    4.2 短期预报模型实现第47-62页
        4.2.1 模型实现流程图第47-50页
        4.2.2 区域方案配置第50-52页
        4.2.3 物理方案配置第52-56页
        4.2.4 数据同化处理第56-58页
        4.2.5 NCL脚本解析第58-59页
        4.2.6 风速订正处理第59-60页
        4.2.7 功率预测曲线第60-62页
    4.3 超短期预报模型实现第62-67页
        4.3.1 模型实现流程图第62-64页
        4.3.2 数据建模分析第64-65页
        4.3.3 BP构建模型第65-66页
        4.3.4 BP模型训练第66-67页
        4.3.5 BP模型验证第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系统应用及效果分析第68-76页
    5.1 环境搭建第68-70页
        5.1.1 附件安装第68页
        5.1.2 WPS安装第68-69页
        5.1.3 WRF安装第69-70页
    5.2 业务预报第70-74页
        5.2.1 风电预报流程第70-71页
        5.2.2 自动获取数据第71-72页
        5.2.3 系统任务调度第72页
        5.2.4 短期风电功率预报第72-73页
        5.2.5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报第73-74页
    5.3 跟踪效果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厌氧条件下铁/硫还原耦合影响五氯酚脱氯消减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备用饮用水源主要污染因子解析及水质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