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异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2页
  (一) 语义分析的方法第10-11页
  (二) 价值分析的方法第11页
  (三) 社会实证分析的方法第11-12页
第1章 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第12-20页
 一、西方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举要第12-18页
  (一) 马克斯·韦伯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第12-13页
  (二) 罗斯科·庞德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第13-15页
  (三) 尤尔根·哈贝马斯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第15-16页
  (四)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法律异化理论第16-18页
 二、我国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第18-20页
第2章 异化和法律异化第20-24页
 一、异化的哲学分析第20页
 二、中西方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的评述第20-22页
 三、法律异化的概念规定性第22-24页
第3章 法律异化的表现及成因第24-31页
 一、法律异化的表现第24-26页
  (一) 依"法"迫害第24页
  (二) 合法伤害第24-25页
  (三) 非法侵害第25页
  (四) 人们对法律的异己感和积极寻求法律的替代品第25-26页
 二、法律异化的成因第26-31页
  (一) 法律异化的人为因素第26-28页
  (二) 法律异化的客观因素第28-31页
第4章 克服法律异化的路径第31-38页
 一、以人为本,确保良法的产生第31-34页
  (一) 法律的内基应以人为本第31-33页
  (二) 在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情境下确保良法产生第33-34页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范主体的自我异化第34-35页
  (一)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确保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直接参与和自治第34页
  (二) 鼓励和支持民众自治性的社团组织,逐步实现主体的社会自治第34页
  (三) 建立、健全间接民主制度第34-35页
 三、运用宏观、全面的社会治理手段防范法律的异化第35-38页
  (一) 充分发挥民间法对国家法可能异化的防范作用第35-36页
  (二)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注释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宗教文化对希伯来法的影响
下一篇:法理学视野下法的民族精神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