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我国影视动画的现状 | 第9-10页 |
1.1.2 我国公益影视动画的现状 | 第10-11页 |
1.1.3 国外公益影视作品特点 | 第11页 |
1.2 公益性动画作品的范式 | 第11-13页 |
1.2.1 选题范式 | 第11-12页 |
1.2.2 表现范式 | 第12-13页 |
1.2.3 内容范式 | 第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创作的具体过程 | 第15-26页 |
2.1 对创作成果的介绍 | 第15-16页 |
2.2 基于怎样的思考进行《包子同学》创作的构思 | 第16-22页 |
2.2.1 对校园霸凌事件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 第17-18页 |
2.2.2 对国外同一社会问题题材公益影视作品的研究分析 | 第18-20页 |
2.2.3 创作的思考过程 | 第20-22页 |
2.3 创作过程中进行的探究和创新 | 第22-23页 |
2.3.1 Moho与Flash的区别探究 | 第22-23页 |
2.3.2 以幽默的表现手法叙述 | 第23页 |
2.4 创作作品《包子同学》成品所呈现的效果 | 第23-24页 |
2.5 创作作品在社会上形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2.6 对创作中所做的创新而体现的作用进行结论性评价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创作的新颖处 | 第26-29页 |
3.1 动画表达手法的新颖 | 第26页 |
3.2 MG动画制作的新颖 | 第26-27页 |
3.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创作研究的程序 | 第29-33页 |
4.1 创作的程序 | 第29-31页 |
4.2 创作中的探究方法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公益影视动画作品的表现研究成果 | 第33-35页 |
5.1 公益影视作品的表达手法 | 第33页 |
5.2 镜头角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六章 创作的感悟 | 第35-37页 |
6.1 创作的来源 | 第35-36页 |
6.2 创作的体会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