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探讨
| 摘要 | 第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6-8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第2章 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现状 | 第8-13页 |
| 2.1 辽宁古生物化石分布情况及资源类型 | 第8-10页 |
| 2.1.1 辽宁古生物化石的分布 | 第8-9页 |
| 2.1.2 辽宁古生物化石主要资源类型 | 第9-10页 |
| 2.2 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历程 | 第10-13页 |
| 2.2.1 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简要历程 | 第10页 |
| 2.2.2 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成果 | 第10-13页 |
| 第3章 辽宁保护古生物化石工作的举例分析 | 第13-23页 |
| 3.1 北票黄半吉沟及四合屯古生物化石保护 | 第13-15页 |
| 3.2 建昌古生物化石保护 | 第15-17页 |
| 3.3 凌源古生物化石保护 | 第17-19页 |
| 3.4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保护 | 第19-23页 |
| 第4章 关于做好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思考 | 第23-27页 |
| 4.1 充分发挥化石保护良好基础优势 | 第23页 |
| 4.2 合理保护、过度保护与疏于保护 | 第23-24页 |
| 4.3 探索建立博物馆化石保护技术标准 | 第24页 |
| 4.4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可实施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 第24页 |
| 4.5 保护体系完善及导向多元化发展 | 第24-25页 |
| 4.6 化石产地保护方法的探讨 | 第25-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