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工艺论文--铸件清理及铸件修正论文

抛丸处理对ADC12挤压铸造件表面状态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挤压铸造概述第10-12页
    1.2 铝合金表面处理概述第12-13页
    1.3 抛丸处理的概述及发展现状第13-15页
        1.3.1 抛丸处理技术概述第13页
        1.3.2 抛丸处理技术应用范围第13-14页
        1.3.3 抛丸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4页
        1.3.4 我国抛丸处理的问题与展望第14-15页
    1.4 挤压铸造用铝合金第15-16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16-17页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5.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第17-26页
    2.1 试验设备第17-19页
        2.1.1 抛丸清理设备选择第17-19页
        2.1.2 其他试验设备第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页
    2.3 抛丸处理工艺设定第19页
    2.4 挤压铸造件及试样制备第19-21页
        2.4.1 挤压铸造工艺第19-21页
        2.4.2 试样制备第21页
    2.5 测量与分析方法第21-25页
        2.5.1 硬度及粗糙度测定第21-24页
        2.5.2 扫描电镜分析第24页
        2.5.3 盲孔法残余应力测定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抛丸处理后特征形貌及工艺对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影响第26-38页
    3.1 抛丸后试样表面宏观形貌第26-27页
    3.2 抛丸后试样表面SEM形貌分析第27-31页
        3.2.1 钢丸直径 0.45mm抛丸工艺试样形貌第27-30页
        3.2.2 钢丸直径 0.25 mm抛丸工艺试样形貌第30-31页
    3.3 抛丸处理工艺对ADC12挤压铸造件表面粗糙度影响第31-32页
    3.4 抛丸处理工艺对ADC12挤压铸造件表面硬度影响第32-34页
    3.5 抛丸后各工艺试样剖面硬度梯度分析第34-36页
        3.5.1 硬度梯度试验方法第34-35页
        3.5.2 硬度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35-36页
    3.6 粗糙度与硬度对应关系第36-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抛丸后电测法表面残余应力分析第38-47页
    4.1 电测法试验原理及主要元件第38-40页
        4.1.1 表面残余压应力第38页
        4.1.2 电阻应变计工作原理第38-40页
    4.2 试样表面残余应力测定第40-42页
        4.2.1 电阻应变计粘贴及电路连接第40-41页
        4.2.2 应变测定及残余应力计算第41-42页
    4.3 表面残余应力结果及分析第42-43页
    4.4 残余应力对拉伸力学性能影响第43-46页
        4.4.1 拉伸试验结果第44-45页
        4.4.2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种青蒿素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基于ICT的复杂铸件曲面重构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