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4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异形叶的相关研究 | 第25-29页 |
2.1 异形叶的概念 | 第25-27页 |
2.2 胡杨异形叶的研究现状 | 第27页 |
2.3 胡杨异形叶的结构特征 | 第27-28页 |
2.4 胡杨异形叶的生理生态特征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胡杨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植物表皮角质膜研究进展 | 第30-44页 |
4.1 角质膜的形态、结构与成分 | 第30-34页 |
4.2 植物表皮角质膜的生物合成 | 第34-38页 |
4.3 环境因素对表皮蜡质的影响 | 第38-40页 |
4.4 植物表皮角质膜的作用 | 第40-44页 |
第五节 胡杨异形叶角质膜与干旱适应性关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44-47页 |
第二章 胡杨叶形态及生理特征 | 第47-71页 |
第一节 胡杨叶形态特征 | 第47-57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第二节 胡杨叶生理特征 | 第57-6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第三节 胡杨叶片的生理生态特征 | 第65-6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67-71页 |
第三章 胡杨叶片显微结构特征 | 第71-91页 |
第一节 胡杨叶片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 第71-79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9页 |
第二节 胡杨叶表皮显微结构特征 | 第79-8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81-87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87-91页 |
第四章 胡杨叶表皮蜡质成分与含量 | 第91-108页 |
第一节 胡杨叶表皮蜡质的提取条件预实验 | 第92-96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92-93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93-96页 |
第二节 胡杨异形叶片表皮蜡质在不同干水分条件下差异的研究 | 第96-10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6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胡杨叶表皮角质成分与含量 | 第108-114页 |
第一节 胡杨异形叶片表皮角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差异研究 | 第108-112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08-110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110-112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胡杨蜡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14-126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9页 |
1.1 材料和试剂 | 第114-115页 |
1.2 方法 | 第115-11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119-122页 |
2.1 总RNA提取 | 第119页 |
2.2 引物筛选结果 | 第119-121页 |
2.3 胡杨异形叶在干旱环境下蜡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121-122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22-126页 |
全文结论及意义 | 第126-132页 |
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56页 |
释义及缩略词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