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第11-12页
        1.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研究第12页
        1.2.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第12-13页
        1.2.4 文献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5-16页
2 相关基本理论第16-24页
    2.1 互联网金融涵义、模式与特点第16-18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第16页
        2.1.2 互联网金融模式第16-17页
        2.1.3 互联网金融特点第17-18页
    2.2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第18-24页
        2.2.1 传统货币政策涵义第18-19页
        2.2.2 传统货币政策内容第19-20页
        2.2.3 传统货币政策目标第20页
        2.2.4 货币政策工具第20-24页
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4-34页
    3.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的影响第24-27页
        3.1.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第24-26页
        3.1.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的传导机制第26-27页
    3.2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第27-30页
        3.2.1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控性第27-28页
        3.2.2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测性与相关性第28-29页
        3.2.3 扩大货币乘数第29-30页
    3.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第30-34页
        3.3.1 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货币需求动机第30-31页
        3.3.2 互联网金融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结构第31-34页
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40页
    4.1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第34页
    4.2 模型构建及检验第34-35页
    4.3 实证分析第35-39页
        4.3.1 脉冲响应分析第35-37页
        4.3.2 方差分解分析第37-39页
    4.4 实证结论第39-40页
5 传统货币政策调整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第40-44页
    5.1 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40页
    5.2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40-41页
    5.3 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第41-42页
    5.4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力度第42页
    5.5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清偿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