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1.2 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和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SPS协定》产生背景和具体内容 | 第15-21页 |
2.1 《SPS协定》产生背景 | 第15页 |
2.2 《SPS协定》的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2.2.1 总则 | 第16页 |
2.2.2 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16页 |
2.2.3 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调一致 | 第16页 |
2.2.4 动植物检疫措施等同对待(等效) | 第16页 |
2.2.5 风险分析和适当动植物卫生检疫保护水平的确定 | 第16-17页 |
2.2.6 病虫害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的适用条件 | 第17页 |
2.2.7 动植物卫生检疫法规的透明度 | 第17页 |
2.2.8 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 | 第17-18页 |
2.2.9 技术援助 | 第18页 |
2.2.10 特殊和差别待遇 | 第18页 |
2.2.11 磋商和争端解决 | 第18页 |
2.2.12 管理和实施 | 第18-19页 |
2.2.13 最后条款(发展中国家延期执行条款) | 第19页 |
2.3 对《SPS协定》的解析 | 第19-21页 |
2.3.1 对《 SPS协定》的总体评价 | 第19页 |
2.3.2 《SPS协定》主要特点 | 第19-21页 |
第3章 SPS视野下其他国家和区域组织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21-34页 |
3.1 SPS视野下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22-26页 |
3.1.1 风险分析是进境动物检疫立法的基础 | 第22-23页 |
3.1.2 适当动物卫生检疫保护水平界定较高 | 第23-24页 |
3.1.3 动物检疫措施的等效应用 | 第24-25页 |
3.1.4 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法规行之有效 | 第25-26页 |
3.1.5 协调一致的检疫安全标准体系 | 第26页 |
3.2 SPS视野下美国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26-29页 |
3.2.1 检疫立法中科学性的基础作用 | 第26-27页 |
3.2.2 风险分析在检疫立法活动中不可或缺 | 第27页 |
3.2.3 经由协调“美国理念”全面渗透国际标准 | 第27-28页 |
3.2.4 完善的境外SPS措施国内审议评价机制 | 第28-29页 |
3.2.5 检疫立法的两面性 | 第29页 |
3.3 SPS视野下欧盟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29-32页 |
3.3.1 风险分析的实用性和独立性 | 第29-30页 |
3.3.2 等效应用——完善的出口国检疫监管体系评估考察机制 | 第30-31页 |
3.3.3 预防机制的立法体现——预警原则的建立 | 第31-32页 |
3.4 SPS视野下哥伦比亚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32-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 第34-52页 |
4.1 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 第34-47页 |
4.1.1 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历史 | 第34页 |
4.1.2 现行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 | 第34-47页 |
4.2 SPS视野下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需完善之处 | 第47-52页 |
4.2.1 构建原则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4.2.2 检疫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第5章 SPS视野下完善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对策 | 第52-65页 |
5.1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总体原则 | 第52页 |
5.2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52-53页 |
5.3 完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体系的具体构想 | 第53-65页 |
5.3.1 建议保留的法律法规规章 | 第53-54页 |
5.3.2 建议废止的规章 | 第54页 |
5.3.3 建议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 | 第54-59页 |
5.3.4 建议制定的规章 | 第59-63页 |
5.3.5 标准的制修订 | 第63-64页 |
5.3.6 规范性文件的梳理 | 第64页 |
5.3.7 双边协议(包括检疫证书)的重新评估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