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1.2.3 牵引逆变器技术 | 第13-15页 |
1.2.4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 | 第15-17页 |
1.3 超级电容在轨道交通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模型 | 第22-37页 |
2.1 永磁电机牵引主系统结构 | 第22-24页 |
2.1.1 列车基本参数和动力性能要求 | 第22-23页 |
2.1.2 列车的运行工况 | 第23-24页 |
2.2 地铁供电系统 | 第24-26页 |
2.2.1 牵引供电系统 | 第24-25页 |
2.2.2 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 第25-26页 |
2.3 牵引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26-30页 |
2.3.1 牵引变电所24脉波整流机组 | 第26-29页 |
2.3.2 接触网模型 | 第29-30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30-36页 |
2.4.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2.4.2 矢量控制系统 | 第34-35页 |
2.4.3 永磁牵引系统的轴控方式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三电平逆变器永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 第37-65页 |
3.1 三电平牵引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37-40页 |
3.1.1 三电平逆变器的结构 | 第37-38页 |
3.1.2 三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电压矢量与分析 | 第38-40页 |
3.2 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控制策略 | 第40-45页 |
3.2.1 参考电压的区域判断 | 第41-42页 |
3.2.2 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 第42-44页 |
3.2.3 矢量作用顺序和时间状态分配 | 第44-45页 |
3.3 三电平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45-51页 |
3.3.1 仿真模型 | 第45-48页 |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3.4 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策略 | 第51-60页 |
3.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 第51-54页 |
3.4.2 传统的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54-56页 |
3.4.3 改进的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56-60页 |
3.5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牵引电机无速度传感器仿真 | 第60-63页 |
3.5.1 仿真模型 | 第60-62页 |
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基于超级电容的永磁牵引系统协调控制 | 第65-75页 |
4.1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65-67页 |
4.1.1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构成 | 第65页 |
4.1.2 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65-67页 |
4.2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67-71页 |
4.2.1 控制策略与分析 | 第67-69页 |
4.2.2 储能系统主要参数选择 | 第69-71页 |
4.3 基于超级电容的永磁牵引系统建模仿真 | 第71-73页 |
4.3.1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71页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页 |
5.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