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

液氮半溶浸煤致裂增透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低温流体致裂增透研究第10-12页
        1.2.2 低温冻融岩石损伤研究第12-17页
        1.2.3 煤岩波速的研究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液氮致裂煤岩可行性研究第20-26页
    2.1 技术可行性研究第20页
    2.2 低温流体致裂增透的技术优势第20-21页
    2.3 低温流体的对比分析第21-22页
    2.4 液氮作为压力液的制备可行性第22-23页
    2.5 液氮作为压力液的经济可行性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液氮半溶浸实验第26-32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煤样特征及实验设备第26-31页
        3.2.1 不同变质程度原煤煤样制备第26-27页
        3.2.2 不同饱水度煤样制备第27-29页
        3.2.3 液氮半溶浸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第29-30页
        3.2.4 测试设备及注意事项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煤岩液氮冻结前后内部损伤研究第32-48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液氮冻结前后波速研究方案第32-33页
    4.3 冻结前后超声波波速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第33-47页
        4.3.1 超声波传播基础理论第33-35页
        4.3.2 煤样性质实验及初步分析第35-36页
        4.3.3 不同种类煤岩冻结前后波速变化第36-39页
        4.3.4 不同饱水度煤岩冻结前后波速变化第39-42页
        4.3.5 温度梯度对煤岩波速变化的实验研究第42-44页
        4.3.6 冻结次数对煤岩波速变化的实验研究第44-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煤岩液氮冻结前后细观损伤研究第48-68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液氮冻结前后细观观测内容第48-49页
    5.3 煤样微裂隙扩展的影响因素第49-66页
        5.3.1 煤岩类型对裂隙扩展的实验研究第49-52页
        5.3.2 不同饱水度对裂隙扩展的实验研究第52-56页
        5.3.3 温度梯度对裂隙扩展的实验研究第56-61页
        5.3.4 冻结次数对裂隙扩展的实验研究第61-65页
        5.3.5 煤岩颗粒脱落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液氮冻结煤致裂增透的机理分析第68-86页
    6.1 引言第68页
    6.2 裂隙煤岩冻结损伤断裂机理研究第68-71页
    6.3 干燥煤岩裂隙扩展机理第71-77页
        6.3.1 温度场基本理论第71页
        6.3.2 热传导微分方程第71-72页
        6.3.3 温度场的边值条件第72-73页
        6.3.4 裂隙煤岩温度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3-76页
        6.3.5 干燥煤裂隙扩展实验现象的解释第76-77页
    6.4 含水煤岩裂隙扩展机理第77-84页
        6.4.1 含水煤岩裂隙扩展最低饱和度第77-79页
        6.4.2 饱水煤岩基本假设第79页
        6.4.3 冻胀压力第79-82页
        6.4.4 饱水煤岩裂隙扩展判据第82-84页
        6.4.5 饱水煤裂隙扩展实验现象的解释第84页
    6.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M在大型体育馆设计建造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