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近视眼 | 第12-15页 |
1.1.1 近视眼的概念及现状 | 第12页 |
1.1.2 近视眼的危害 | 第12-14页 |
1.1.3 近视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第15-17页 |
1.2.1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组成和走形分布特征 | 第15-16页 |
1.2.2 不同眼别、年龄、性别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分布特征 | 第16页 |
1.2.3 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 第17-19页 |
1.3.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理 | 第17页 |
1.3.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1.3.3 第四代频域OCT的优势 | 第19页 |
1.4 RTVUE-FD-OCT的检测效果 | 第19-22页 |
1.4.1 RTVue-FD-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优势 | 第19-20页 |
1.4.2 RTVue-FD-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缺损的优势 | 第20-22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2.1.1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 | 第22页 |
2.1.2 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 | 第22-23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3 检查方法 | 第23-25页 |
2.3.1 基本检查 | 第23-24页 |
2.3.2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 | 第24-25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5-2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7-34页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 第27页 |
3.2 视网膜神经纤维分布特征及比较 | 第27-32页 |
3.2.0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3.2.1 不同组间视盘上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 | 第28-30页 |
3.2.2 四个组间视盘周围8个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 | 第30-32页 |
3.3 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3.3.1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不同近视程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 第32页 |
3.3.2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等效球镜绝对值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3.4 近视等效球镜绝对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联 | 第33-3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4-39页 |
4.1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分布特征 | 第34页 |
4.2 各象限不同近视程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 | 第34-36页 |
4.3 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近视的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4.4 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 第37页 |
4.5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第37-3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