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司法能动主义的兴起 | 第8-16页 |
·司法能动主义的界定 | 第9-11页 |
·法官造法 | 第11-16页 |
·法官造法的理论基础 | 第12页 |
·法官造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 第12-14页 |
·法官造法的限制性 | 第14-16页 |
2 司法能动主义的正当性理论 | 第16-20页 |
·司法能动正当性根基:“反多数难题”的解决 | 第16-18页 |
·司法能动正当性形式:宪法解释理论支撑 | 第18-20页 |
3 司法能动在中国的现实基础 | 第20-23页 |
·社会关系复杂化 | 第20-21页 |
·乡土社会需求更加凸显 | 第21-23页 |
4 中国司法能动的制度构建 | 第23-30页 |
·提高法官素质 | 第23-24页 |
·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 第24-25页 |
·重塑当代中国的司法权威 | 第25-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