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磷酸铁锂的低成本合成技术和性能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引言第11-12页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史第12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2-14页
     ·LiCoO_2系列(锂钴氧化物系列)第13页
     ·LiMn_2O_4系列(锂锰氧化物系列)第13-14页
     ·三元材料体系(Li[Ni,Co,Mn/Al]O_2)第14页
   ·磷酸铁锂第14-17页
     ·磷酸铁锂的结构第14-15页
     ·磷酸铁锂的充放电机理第15页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第15-16页
       ·高温固相法第15-16页
       ·水热法第16页
       ·碳热还原法第16页
       ·共沉淀法第16页
     ·磷酸铁锂的改性第16-17页
       ·碳的包覆第17页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掺杂第17页
       ·提高离子扩散速率第17页
   ·研究内容与目的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19-23页
   ·实验原料第19页
   ·材料表征第19-21页
     ·热重-差热分析(TG-DSC)第19页
     ·XRD分析(X-ray Diffraction)第19页
     ·扫描电镜形貌分析(SEM)第19-20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0页
     ·氮吸附分析第20页
     ·穆斯堡谱测试第20页
     ·粒度分析第20页
     ·碳硫分析第20页
     ·实验器材第20-21页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1-23页
     ·电极片制作及电池组装第21-22页
     ·循环伏安测试(CV)第22页
     ·交流阻抗测试(EIS)第22页
     ·循环和倍率性能测试第22-23页
第三章 水热法可控合成微米片状的磷酸铁锂第23-34页
   ·引言第23页
   ·实验第23-24页
     ·制备具有(010)晶面取向的片状磷酸铁锂第23页
     ·制备具有(001)晶面取向的片状磷酸铁锂第23-24页
   ·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物相(XRD)和形貌表征(SEM)第24-25页
     ·透射电镜(HRTEM)分析第25-27页
       ·具有(001)扩散通道的TEM分析第25-26页
       ·具有(010)扩散通道的TEM分析第26-27页
     ·两种不同生长方式的生长过程第27-28页
     ·电极极片的物相分析(XRD)第28页
     ·CV和EIS曲线测量锂离子扩散率第28-31页
     ·微米片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1-32页
   ·结论第32-34页
第四章 水热法转化磷酸铁制备高纯度的磷酸铁锂第34-43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材料物相表征第35-38页
       ·水热温度对于LiFePO_4物相的影响第35-36页
       ·蔗糖添加量对于LiFePO_4物相的影响第36-37页
       ·Li~+,Fe~(3+),和PO_4~(3-)摩尔质量比对于LiFePO_4物相的影响第37页
       ·低温合成高纯度LiFePO_4和其物相表征第37-38页
     ·材料形貌表征第38-40页
       ·水热反应颗粒形貌第38-39页
       ·喷雾干燥样品形貌第39-40页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0-42页
       ·循环性能分析第40-41页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第五章 水热法转化磷酸铁成LiFePO_4OH合成磷酸铁锂第43-49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第43-44页
     ·制备高纯度的球型多孔磷酸铁锂材料第43-44页
       ·制备球形多孔前驱体LiFePO_4OH粉末第43页
       ·制备球形多孔磷酸铁锂第43-44页
     ·无水热反应直接制备磷酸铁锂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水热产物及700℃煅烧产物物相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4-45页
     ·样品(A)和样品(B)的SEM图片第45-46页
     ·样品(A)与样品(B)的XRD图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第六章 球形磷酸铁锂/C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9-55页
   ·引言第49-50页
   ·实验第50-54页
     ·球形纳米LiFePO_4/C复合材料的合成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纳米LiFePO_4/C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第50-51页
       ·球形纳米LiFePO_4/C复合材料的材料学特征第51-53页
       ·球形纳米LiFePO_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太阳能电池制绒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磷酸钴锂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