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电动机软启动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催化主风机直接启动的可行性分析 | 第9-11页 |
·国内外软启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软启动技术现状 | 第11页 |
·国内软启动器发展及应用 | 第11-12页 |
·软启动发展的趋势 | 第12页 |
·主流软启动技术分析 | 第12-14页 |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电动机启动计算 | 第15-23页 |
·理论计算参数 | 第15-17页 |
·计算基准 | 第15-16页 |
·系统资料 | 第16页 |
·变电站内设备参数资料 | 第16-17页 |
·短路电流的计算 | 第17-19页 |
·大电动机启动对母线电压影响计算 | 第19-20页 |
·电动机启动理论计算说明 | 第19页 |
·电动机软启动的计算公式 | 第19-20页 |
·电动机软启动的计算 | 第20页 |
·理论计算结果讨论 | 第20-21页 |
·电压波动允许范围 | 第20-21页 |
·电动机启动计算结果分析 | 第21页 |
·软启动启动时间计算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主电路设计、晶闸管选型及触发方式的选择 | 第23-33页 |
·催化主风机软启动器技术要求及元件布置 | 第23-24页 |
·晶闸管交流调压原理 | 第24-27页 |
·软启动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限流启动 | 第27页 |
·电压斜坡启动 | 第27页 |
·转矩加突跳启动 | 第27-28页 |
·转矩控制启动 | 第28页 |
·电压控制启动 | 第28-29页 |
·软启动器主电路设计及控制原理 | 第29-32页 |
·电压电流检测环节 | 第30页 |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 第30-31页 |
·转速检测部分 | 第31-32页 |
·晶闸管移相调压 | 第32页 |
·三相同步信号采集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晶闸管的保护 | 第33-47页 |
·欠电压和过电压保护 | 第33-36页 |
·过电压原因分析 | 第33页 |
·欠电压、过电压保护 | 第33-36页 |
·过电流保护 | 第36-38页 |
·晶闸管过电流的原因 | 第36-37页 |
·过电流保护及电流信号采集 | 第37-38页 |
·晶闸管的过热保护 | 第38页 |
·晶闸管发热的原因 | 第38页 |
·晶闸管过热保护的方法 | 第38页 |
·缺相和错相保护 | 第38-39页 |
·缺相保护 | 第38-39页 |
·错相保护 | 第39页 |
·限制晶闸管的di/dt和du/dt保护 | 第39页 |
·限制du/dt保护 | 第39页 |
·限制di/dt保护 | 第39页 |
·晶闸管的门极保护 | 第39-40页 |
·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 | 第40-46页 |
·主电机的继电保护整定 | 第41-44页 |
·软启动器的保护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实验和结论 | 第47-53页 |
·概述 | 第47页 |
·14MW电动机第一次启动分析 | 第47-49页 |
·14MW电动机第二次启动分析 | 第49-51页 |
·试验结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3页 |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