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丙烯腈的概述 | 第13-15页 |
| ·丙烯腈废水 | 第15-21页 |
| ·焚烧法 | 第16页 |
| ·精馏法 | 第16页 |
| ·Fenton氧化法 | 第16-17页 |
| ·湿式氧化法 | 第17页 |
| ·膜技术法 | 第17-18页 |
| ·其他技术简介 | 第18-20页 |
| ·生物法处理丙烯腈废水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腈化物微生物转化的研究 | 第21-25页 |
| ·微生物降解腈化物的途径 | 第21-22页 |
| ·腈化物降解菌的应用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丙烯腈降解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土样 | 第25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5-2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 ·丙烯腈降解菌的筛选 | 第28页 |
| ·复筛 | 第28-29页 |
| ·底物丙烯腈的分析方法 | 第29页 |
| ·菌种的保存 | 第29页 |
| ·菌株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 | 第29-31页 |
| ·细菌 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 ·丙烯腈降解菌的筛选 | 第31页 |
| ·菌株形态特征观察 | 第31页 |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31-32页 |
| ·细菌 16S rDNA序列的测定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丙烯腈降解菌YH-5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5-48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 ·菌种 | 第35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5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培养基 | 第36页 |
| ·菌体制备 | 第36页 |
| ·丙烯腈转化实验 | 第36-37页 |
| ·底物丙烯腈及产物丙烯酸的分析方法 | 第37页 |
| ·细菌生物量的测定 | 第37页 |
| ·酶活的定义 | 第37-38页 |
| ·实验内容 | 第38-4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葡萄糖浓度对细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酵母浸膏浓度对细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41页 |
| ·添加诱导剂对细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初始pH值对细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装液量对细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4-46页 |
|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丙烯腈降解菌YH-5 降解丙烯腈废水的研究 | 第48-54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8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 ·实验内容 | 第49-5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菌株降解不同浓度下丙烯腈的实验研究 | 第50-51页 |
|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