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22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历程 | 第22-28页 |
(一) 恢复阶段(1978年—1985年) | 第23-24页 |
(二) 发展阶段(1986年—2000年) | 第24-25页 |
(三) 改革阶段(2001年—2013年) | 第25-28页 |
二、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特征 | 第28-34页 |
(一) 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 第28-29页 |
(二) 由同一性走向差异性 | 第29-30页 |
(三) 由客体性走向主体性 | 第30页 |
(四) 由单向性走向互动性 | 第30-31页 |
(五) 由灌输性走向探究性 | 第31-32页 |
(六) 由割裂性走向整体性 | 第32-34页 |
三、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 第34-40页 |
(一) 时代发展的需求 | 第34页 |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 第34-35页 |
(三) 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35-36页 |
(四) 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 第36-37页 |
(五)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 第37-38页 |
(六) 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 第38-40页 |
四、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 | 第40-46页 |
(一) 政策层面 | 第40-41页 |
(二) 理论层面 | 第41-42页 |
(三) 实践层面 | 第42-46页 |
五、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评价 | 第46-52页 |
(一) 成绩与经验 | 第46-48页 |
(二) 问题与不足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