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的“常”与“变”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绪论第9-14页
一 “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之“常”第14-27页
 (一)“史诗性”第14-23页
  1.宏大叙事第15-18页
  2.历史理性第18-21页
  3.向上的精神向度第21-23页
 (二)全知的叙事视角第23-27页
二 “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之“变”第27-41页
 (一)叙事观念的变化第27-32页
  1.质疑历史的必然性和目的论第27-28页
  2.历史的文本性与虚构性第28-29页
  3.“小写”意识与“个人化叙事”第29-31页
  4、历史与“当下”的对话第31-32页
 (二)叙事方式的变化第32-41页
  1.叙事视角的丰富第32-35页
  2.叙事时空的多元化第35-41页
   (1)叙事时间第36-37页
   (2)叙事空间第37-39页
   (3)叙事时空与个体生命体验第39-41页
三 从“茅奖”历史题材小说叙事的“常”与“变”看评奖标准的微变第41-48页
 (一)“茅奖”评奖标准之“常”第41-43页
 (二)“茅奖”评奖标准之“变”第43-48页
  1.思想标准的微变第43-44页
  2.艺术标准的微变第44-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抗战时期胡风对“鲁迅精神”的坚守与张扬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难选择—迟子建文化立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