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干旱、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9-13页 | 
| ·干旱、高温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9-10页 | 
| ·干旱、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0-12页 | 
| ·干旱、高温胁迫对植物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12页 | 
| ·干旱、高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 ·材料培养 | 第15页 | 
| ·水分胁迫 | 第15页 | 
| ·高温胁迫 | 第15页 | 
| ·水分高温复合胁迫 | 第15-16页 | 
| ·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 ·生长指标测定 | 第16页 | 
|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16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第16页 | 
| ·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 | 第16页 | 
| ·细胞膜透性测定 | 第16页 |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16页 | 
|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16页 |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31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8-20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 | 第18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根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20-23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Pn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Tr的影响 | 第21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Gs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Ci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Fo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Fm的影响 | 第24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Fv/Fm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Chla+b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Chla/b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27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8-31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Pro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1-35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细胞膜伤害程度的影响 | 第33页 | 
| ·水分和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 
| 个人简介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