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湍流与径向电场 | 第14-28页 |
·磁约束核聚变 | 第14-22页 |
·高约束模基本特征 | 第16-19页 |
·边界局域模 | 第19-21页 |
·EAST磁约束核聚变装置 | 第21-22页 |
·等离子体湍流 | 第22-28页 |
·径向电场及其剪切 | 第23-25页 |
·Biglari-Diamond-Terry(BDT)判据 | 第25-26页 |
·径向电场的测量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与数据处理 | 第28-54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发展历史 | 第28-29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测量原理 | 第29-32页 |
·其他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 | 第32-39页 |
·ASDEX-U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 | 第33-34页 |
·Tore-Supra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 | 第34-36页 |
·DIII-D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 | 第36-38页 |
·TJ-II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 | 第38-39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数据处理 | 第39-54页 |
·射线追踪 | 第40-45页 |
·多普勒频移的计算 | 第45-54页 |
第三章 EAST托卡马克上的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研制 | 第54-66页 |
·EAST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 | 第54-64页 |
·EAST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微波系统设计 | 第54-58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光学前端设计 | 第58-64页 |
·EAST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平台测试 | 第64-66页 |
第四章 EAST托卡马克上径向电场的测量 | 第66-88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在EAST托卡马克上的实验安排 | 第66-69页 |
·低杂波加热对等离子体密度涨落的垂直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L-H以及H-L模转换过程中径向电场的变化 | 第71-88页 |
·EAST托卡马克L模和H模运行下的径向电场的径向分布 | 第72-74页 |
·L-H和H-L转换过程中径向电场演化的研究 | 第74-82页 |
·I-phase期间径向电场演化的研究 | 第82-88页 |
第五章 湍流在边界局域模缓解中的作用研究 | 第88-106页 |
·EAST托卡马克上的边界局域模特征 | 第88-89页 |
·湍流在超声分子束注入对ELMy的缓解和抑制中的作用 | 第89-96页 |
·超声分子束注入对边界局域模的缓解和抑制 | 第90-92页 |
·湍流在超声分子束注入对边界局域模的缓解和抑制中的作用 | 第92-96页 |
·湍流在低杂波加热调制对边界局域模抑制中的作用 | 第96-102页 |
·低杂波加热调制对边界局域模的影响 | 第98页 |
·湍流在低杂波加热调制抑制和缓解边界局域模中的作用 | 第98-102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02-106页 |
第六章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全波模拟 | 第106-120页 |
·维全波模拟的基本方法 | 第106-110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二维全波模拟 | 第110-120页 |
·垂直入射的二维全波模拟 | 第112页 |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二维全波模拟 | 第112-116页 |
·前向散射与背向散射的对比 | 第116-12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工作总结 | 第120-12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