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要素对于控规指标确定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沙洋县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 第9页 |
| ·控规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控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第18-31页 |
| ·城市设计基本解析 | 第18-22页 |
| ·城市设计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关系 | 第20-22页 |
|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相互关系 | 第22-25页 |
|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联系 | 第22-23页 |
|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互补关系 | 第23-24页 |
|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融合形式 | 第24-25页 |
| ·相关案例研究 | 第25-29页 |
| ·形体示意的萌芽阶段 | 第25-26页 |
| ·要素控制的完善阶段 | 第26-27页 |
| ·抽象控制的深化阶段 | 第27-28页 |
| ·导则控制的优化阶段 | 第28-29页 |
| ·经验总结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控规指标体系解析 | 第31-39页 |
| ·控规指标分类及一般确定方法 | 第31-33页 |
| ·控规指标分类 | 第31-32页 |
| ·控规指标确定的一般方法 | 第32-33页 |
| ·控规指标确定的现存问题 | 第33-35页 |
| ·指标确定的科学性不足 | 第33-34页 |
| ·指标选取的模式化 | 第34页 |
| ·忽视城市设计对控规指标的作用 | 第34-35页 |
| ·容积率指标解析及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 第35-38页 |
| ·容积率的定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 ·容积率在控规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 ·容积率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城市设计要素对于容积率确定的体系构建 | 第39-54页 |
| ·城市设计要素框架构建的原则、方法与作用 | 第39-40页 |
| ·构建原则 | 第39页 |
| ·构建方法 | 第39页 |
| ·构建作用 | 第39-40页 |
| ·城市设计要素选取 | 第40-43页 |
| ·要素选取方法 | 第40-41页 |
| ·要素构成 | 第41-43页 |
| ·城市设计要素引导的容积率确定体系构建 | 第43-45页 |
| ·基于多因子综合确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3页 |
| ·因子选择与分析方法介绍 | 第43-45页 |
| ·数据分析平台介绍 | 第45页 |
| ·影响容积率确定的城市设计要素量化 | 第45-53页 |
| ·基于特尔斐法的城市设计要素赋值 | 第45-51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要素权重计算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沙洋县控规实例研究 | 第54-77页 |
| ·城市发展现状条件分析 | 第54-57页 |
| ·地理区位 | 第54页 |
| ·城市规模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54页 |
| ·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 | 第54-55页 |
| ·中心城区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 ·现状城市发展问题总结 | 第56-57页 |
|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 第57-62页 |
| ·沙洋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 第57-59页 |
| ·沙洋县中心城区控规 | 第59-60页 |
| ·沙洋县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意象 | 第60-62页 |
| ·基于城市设计要素引导的容积率分级指标 | 第62-71页 |
| ·容积率单因子指标量化 | 第62-70页 |
| ·基于多因子叠加的容积率分级成果 | 第70-71页 |
| ·沙洋县容积率赋值结果及指标修正 | 第71-74页 |
| ·容积率赋值 | 第71页 |
| ·容积率指标修正 | 第71-73页 |
| ·容积率修正结果 | 第73-74页 |
| ·容积率指标优化效果总结 | 第74-76页 |
| ·完整的城市空间形态指引 | 第75页 |
| ·有效的城市景观特色保护 | 第75页 |
| ·具体的城市管理依据参考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附录:图表目录 | 第85-89页 |
| 附录:调查问卷(第一轮) | 第89-90页 |
| 附录:调查问卷(第二轮) | 第90-91页 |
| 附录:调查问卷(第三轮)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