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容错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 第11-19页 |
·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研究情况 | 第12-14页 |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研究情况 | 第16-18页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多相永磁容错电机的方案选择 | 第20-39页 |
·多相永磁容错电机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多相永磁容错电机的电磁方案选择 | 第21-25页 |
·多相电机的相数选择 | 第21页 |
·通以对称正弦电流时五相绕组的磁动势 | 第21-24页 |
·五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的极槽配合方案 | 第24-25页 |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 | 第25-32页 |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 | 第25-27页 |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参数确定 | 第27-30页 |
·电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电机的电感参数计算 | 第32-38页 |
·电感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电感参数的计算过程 | 第34-36页 |
·磁路饱和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交叉磁化现象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化设计 | 第39-54页 |
·引言 | 第39页 |
·绕组排布方式的确定 | 第39-44页 |
·分数槽绕组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不同排布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40-44页 |
·结构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极弧系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充磁方向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槽口宽度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不同工况下电机的性能分析 | 第49-53页 |
·转折速度下的电磁性能 | 第49-50页 |
·额定转速下的电磁性能 | 第50-51页 |
·最大转速下的电磁性能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容错运行分析 | 第54-70页 |
·引言 | 第54页 |
·电机容错运行能力的验证 | 第54-64页 |
·一相开路故障状态 | 第54-58页 |
·两相开路故障状态 | 第58-63页 |
·一相绕组短路故障状态 | 第63-64页 |
·转矩脉动产生机理分析 | 第64-69页 |
·一相开路故障状态 | 第66-67页 |
·两相开路故障状态 | 第67-68页 |
·一相短路故障状态 | 第68-69页 |
·转矩脉动的理论评估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谐波及涡流损耗分析 | 第70-78页 |
·引言 | 第70页 |
·五相电机的谐波分析 | 第70-75页 |
·五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 | 第70-72页 |
·闭口槽时五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分析 | 第72-73页 |
·开口槽时五相电机的气隙磁场谐波分析 | 第73-75页 |
·分数槽绕组五相电机的涡流损耗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