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第8-13页
 一、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立法沿革第8-9页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规定第9-11页
  (一)适用范围第9-10页
  (二)适用条件第10页
  (三)适用阶段第10页
  (四)法律后果第10-11页
 三、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刑事和解现状第11-13页
  (一)总体适用效果显著第11页
  (二)区域创新实践踊跃第11-12页
  (三)争议担忧仍然存在第12-13页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中面临的问题第13-18页
 一、制度层面第13-15页
  (一)适用范围不明确第13-14页
  (二)配套措施不健全第14-15页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第15页
 二、实践层面第15-18页
  (一)认识存在偏差第15-16页
  (二)角色定位不清晰第16-17页
  (三)适用结果不统一第17-18页
第三章 刑事和解适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第18-26页
 一、明确并适当放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18-19页
  (一)明确刑事和解适用的相关条件第18页
  (二)适当放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18-19页
 二、探索第三方调解机构参与刑事和解的新模式第19-21页
  (一)确定委托及邀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第19页
  (二)建立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联合调解工作机制第19-20页
  (三)组建多元化的司法调解专家库第20-21页
 三、完善刑事和解配套制度第21-23页
  (一)建立调解员回避制度第21页
  (二)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第21-22页
  (三)建立社会调查机制第22页
  (四)建立社会服务机制第22页
  (五)探索补充性国家代偿及社会救助机制第22-23页
 四、强化刑事和解监督与救济程序第23-26页
  (一)建立完善的刑事和解监督程序第23-24页
  (二)确立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及救济第24-26页
结论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9页
致谢第29页

论文共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人民陪审员参与事实审制度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