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的研究 | 第11-13页 |
·关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总结 | 第14-15页 |
3 粮食安全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2页 |
·粮食安全的概念及目标 | 第15-17页 |
·粮食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粮食安全的目标 | 第16-17页 |
·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2页 |
·影响粮食安全的国内需求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影响粮食安全的国内供给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影响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分析 | 第20页 |
·粮食安全水平的具体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4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中国粮食安全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中国粮食需求情况 | 第22-23页 |
·中国粮食供给情况 | 第23-24页 |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情况 | 第24-25页 |
·中国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分析 | 第25-27页 |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情况 | 第25-26页 |
·中国粮食储备规模及变化 | 第26-27页 |
·中国粮食安全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7-32页 |
·方法介绍 | 第27-28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8-2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5 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及威胁 | 第32-47页 |
·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 第32-35页 |
·国际粮食贸易总量及贸易结构 | 第32-34页 |
·国际粮食市场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中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市场利用程度分析 | 第35-37页 |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粮食贸易 | 第35-36页 |
·粮食进出.对谷物供需平衡的作用 | 第36-37页 |
·粮食进出.对大豆供需平衡的作用 | 第37页 |
·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 第37-40页 |
·粮食进.在数量上的获取能力 | 第37-39页 |
·粮食进.在经济上的支付能力 | 第39-40页 |
·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威胁 | 第40-47页 |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剧烈 | 第40页 |
·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分析 | 第40-43页 |
·对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分析的进一步解释 | 第43-47页 |
6 国际粮食安全战略的经验与启示 | 第47-52页 |
·日本粮食安全战略的经验 | 第47-49页 |
·日本粮食供需总体情况 | 第47-48页 |
·日本粮食进出.格局 | 第48页 |
·日本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 第48-49页 |
·印度粮食安全战略的经验 | 第49-51页 |
·印度粮食供需格局 | 第49-50页 |
·印度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 第50-51页 |
·日本和印度粮食安全战略的启示 | 第51-52页 |
7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构建基于全球视野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 第52-57页 |
·构建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意义 | 第52-53页 |
·基本原则 | 第53页 |
·主要内容 | 第53-55页 |
·相关保障措施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