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及病变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19页 |
1. 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第12-15页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现况 | 第12-15页 |
2. 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第15-17页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临床表现 | 第16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6页 |
·治疗 | 第16-17页 |
3.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SLE的共同认识 | 第17-18页 |
·证型与发病机理 | 第17页 |
·证型与实验室指标 | 第17页 |
·证型与病变系统 | 第17-18页 |
4.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3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33页 |
·研究设计类型 | 第19页 |
·样本量 | 第19页 |
·研究设计方案 | 第19页 |
·研究人群 | 第19页 |
·诊断标准 | 第19-22页 |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观察指标 | 第22页 |
·统计分析 | 第22页 |
·研究结果 | 第22-3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38页 |
1. 本研究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各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 | 第33页 |
·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的研究 | 第33页 |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第33-37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7页 |
3. SLE的预防调护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附录一 | 第41-42页 |
附录二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