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1页 |
1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0-15页 |
·病名的认识 | 第10页 |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辨证分型 | 第10-11页 |
·中医治疗方法 | 第11-15页 |
·中药疗法 | 第11页 |
·针灸疗法 | 第11-15页 |
·传统针刺疗法 | 第12页 |
·电针疗法 | 第12-13页 |
·温针疗法 | 第13页 |
·火针疗法 | 第13-14页 |
·针刀疗法 | 第14页 |
·推拿疗法 | 第14页 |
·综合疗法 | 第14-15页 |
2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5-21页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 第15-17页 |
·遗传因素 | 第15-16页 |
·年龄因素 | 第16页 |
·肥胖因素 | 第16页 |
·激素变化 | 第16页 |
·创伤及生物力学异常 | 第16-17页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7-18页 |
·软骨退变 | 第17页 |
·细胞因子 | 第17-18页 |
·生物力学影响 | 第18页 |
·免疫因素 | 第18页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 第18-21页 |
·基础治疗 | 第19页 |
·非甾体抗炎药 | 第19页 |
·软骨保护剂 | 第19-20页 |
·激素类药物 | 第20页 |
·手术疗法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1-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基本资料 | 第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剔除标准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治疗方法 | 第22页 |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22-23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3-27页 |
·电针治疗KOA有效率 | 第23页 |
·电针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比较 | 第23-24页 |
·治疗前后患者X线下膝关节力学轴线的变化 | 第24-26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2页 |
1 选题意义 | 第27页 |
2 针刺穴位的选择及机理 | 第27-28页 |
3 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机制探讨 | 第28-29页 |
·、消除炎症介质,减轻软骨破坏 | 第28-29页 |
·、保护软骨,促进软骨再生 | 第29页 |
·、动态调控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的平衡 | 第29页 |
4 量表及检测指标的应用 | 第29-30页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分析 | 第30页 |
·对X线下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表 | 第35-37页 |
缩略语表 | 第37-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