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碰撞LY12铝靶产生闪光的辐射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实验 | 第16-24页 |
·实验总体方案 | 第16-17页 |
·弹丸加载系统 | 第17页 |
·磁测速系统 | 第17-19页 |
·高温计数据采集系统 | 第19-22页 |
·闪光辐射强度测量 | 第19-20页 |
·高温计的标定 | 第20-21页 |
·高温计的标定原理 | 第21-22页 |
·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闪光辐射强度 | 第24-40页 |
·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实验条件 | 第25-29页 |
·碰撞参数 | 第25-27页 |
·实验标定 | 第27页 |
·数据处理流程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闪光辐射强度的演化特征 | 第29-31页 |
·入射角度相同、不同碰撞速度对闪光辐射强度的影响 | 第31-34页 |
·碰撞速度相同、不同入射角度对闪光辐射角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辐射强度衰减阶段的演化模型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辐射温度 | 第40-53页 |
·理论分析 | 第40-42页 |
·实验条件 | 第42-45页 |
·碰撞参数 | 第42页 |
·实验标定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流程 | 第43-45页 |
·辐射温度的演化特征 | 第45-48页 |
·衰减阶段辐射温度的理论模型 | 第48-51页 |
·理论模型的简化假设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比较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弹靶材料的物质组分确定 | 第53-63页 |
·光谱仪的一般结构原理 | 第53-54页 |
·碰撞参数 | 第54页 |
·不同碰撞速度条件下弹靶的光谱分析 | 第54-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