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2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2页
  (三)比较研究法第12页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2-14页
  (一)研究难点第12-13页
  (二)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相关理论第14-21页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特征第14-17页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第14页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14-17页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概念及要素第17-19页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概念第17-18页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要素第18-19页
 三、构建和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意义第19-21页
  (一)减少经济损失第19页
  (二)提升政府公信力第19-20页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27页
 一、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现状第21-22页
 二、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一)预警监测能力较薄弱第22页
  (二)预警预案建设略显滞后第22-23页
  (三)政策制定公民参与不足第23页
  (四)信息传播机制尚不畅通第23-24页
  (五)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滞塞第24页
  (六)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一致第24-25页
 三、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7页
  (一)地方政府执政理念出现偏差第25页
  (二)制度供给不足第25-26页
  (三)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第26-27页
第四章 国外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7-32页
 一、国外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现状第27-30页
  (一)美国第27-28页
  (二)日本第28-29页
  (三)德国第29-30页
 二、国外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0-32页
  (一)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第30页
  (二)要加强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合作第30-31页
  (三)要倡导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第31-32页
第五章 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对策第32-40页
 一、 改进政府工作机制第32-34页
  (一)健全干部考核制度第32页
  (二)增强干群对话沟通第32-33页
  (三)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第33-34页
 二、完善政策制定机制第34-35页
  (一)倡导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第34页
  (二)力求政策制定的透明化第34-35页
 三、完善利益诉求机制第35-36页
  (一)畅通多元利益诉求渠道第35-36页
  (二)重视民间维权组织作用第36页
 四、畅通信息传播机制第36-38页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第36-37页
  (二)发挥主流媒体引导作用第37-38页
 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第38-40页
  (一)建立环境诉讼费用承担机制第38页
  (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38-39页
  (三)扩大环境诉讼受案范围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女性参政问题研究
下一篇:农村失地型群体事件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