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热密核物质性质的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8-36页 |
·重离子核反应概述 | 第18-20页 |
·中能重离子碰撞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重离子碰撞的时间演化 | 第20-22页 |
·核物质状态方程 | 第22-23页 |
·核阻止本领与核穿透现象 | 第23-25页 |
·集体流 | 第25-29页 |
·核修正因子的研究介绍 | 第29-3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重离子反应中的理论模型 | 第36-56页 |
·BUU模型 | 第38-40页 |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 第40-52页 |
·初始化 | 第42-43页 |
·QMD模型的输运方程 | 第43-45页 |
·哈密顿量描述 | 第45-48页 |
·两体碰撞 | 第48-50页 |
·泡利阻塞 | 第50-51页 |
·并合模型 | 第51-52页 |
·Glauber模型 | 第52-56页 |
第三章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径向流研究 | 第56-70页 |
·相关实验数据来源说明 | 第56-57页 |
·实验数据相关 | 第56-57页 |
·IQMD模拟相关 | 第57页 |
·爆炸波模型介绍 | 第57-59页 |
·横动量谱的拟合 | 第59-62页 |
·径向流、径向流参数和温度 | 第62-65页 |
·对π介子的横质量谱的拟合 | 第65-70页 |
第四章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核修正因子的研究 | 第70-86页 |
·有效核子核子碰撞数的确定 | 第70-71页 |
·核修正因子R_(CP)和R_(AA) | 第71-79页 |
·和实验比较的结果 | 第72-75页 |
·质子、π的R_(CP) | 第75-79页 |
·热化的核修正因子 | 第79-80页 |
·热力学冻结时间及半径的确定 | 第79-80页 |
·径向流的扣除方法 | 第80页 |
·热化的核修正因子R_(CP)~(th) | 第80页 |
·核修正因子R_(CP)的能量依赖性 | 第80-86页 |
第五章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核介质效应研究 | 第86-94页 |
·在介质核子核子反应截面 | 第86-90页 |
·对径向流的影响 | 第87页 |
·对R_(CP)的影响 | 第87-90页 |
·π介子吸收效应 | 第90-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8页 |
·总结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发表论文和学术报告清单 | 第108-111页 |
物理常数表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