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A三维重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管指数与MVD关系的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19-22页 |
| 1 目的 | 第22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 ·设备及材料 | 第23-24页 |
| ·CT扫描参数设定、数据存储及三维重建 | 第24-25页 |
| ·三维模型的立体观察 | 第25页 |
| ·肿瘤血管形态学分级 | 第25-26页 |
| ·计算内膜区血管条数及血管指数(VI) | 第26-27页 |
|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 | 第27-28页 |
| ·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 | 第2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8-29页 |
| 3 结果 | 第29-33页 |
| ·构建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数字化模型 | 第29页 |
| ·CTA三维重建肿瘤血管分级与MVD的关系 | 第29页 |
| ·CTA三维重建VI与MVD的关系 | 第29-32页 |
| ·CTA三维重建VI与FIGO分期的关系 | 第32-33页 |
| 4 讨论 | 第33-39页 |
| ·CTA三维重建评价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的基础 | 第33-34页 |
| ·基于CTA三维重建肿瘤血管分级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基于CTA三维重建VI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第35-36页 |
| ·基于CTA三维重建VI计数与FIGO分期的关系 | 第36-39页 |
| 全文小结 | 第39-41页 |
| 一、结论 | 第39页 |
| 二、创新点与展望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46-47页 |
| 附录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