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可育温度及生理不育低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因素的研究第9-10页
     ·育性转换的光温因素第9-10页
   ·育性转换的发育阶段第10-11页
   ·育性转换的遗传背景第11页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第11-12页
     ·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影响花粉育性第11-12页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育性有关第12页
     ·雄性不育的酶活性表现第12页
   ·讨论与展望第12-14页
     ·实用型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的选择目标第12-13页
     ·实用型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的选择方法第13-1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可育温度及生理不育低温研究第15-3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5-17页
     ·供验材料第15页
     ·试验设计第15-16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17页
   ·结果与分析第17-27页
     ·两个供试不育系在不同低温条件下育性差异比较第18-19页
     ·两个不育系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幼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19-21页
     ·两个不育系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幼穗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21-22页
     ·两个不育系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幼穗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22-24页
     ·两个不育系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幼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24-25页
     ·育性与生理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第25-27页
   ·结论与讨论第27-31页
     ·结论第27-28页
     ·讨论第28-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致谢第36-37页
作者简历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仁油分和蛋白质含量及其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杂交水稻陆两优4026杂交种子内含物变化和发芽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