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8页 |
一、 可持续城市化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28-31页 |
一、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8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三、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 第31-4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1-35页 |
一、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 | 第31-33页 |
二、 传统城市化、可持续城市化 | 第33-34页 |
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城市化潜力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第35-43页 |
一、 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 | 第35-38页 |
二、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第38-39页 |
三、 城市化潜力的相关理论 | 第39-43页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过程与条件分析 | 第43-75页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过程分析 | 第43-49页 |
一、 东北地区城市化历程 | 第43-47页 |
二、 东北地区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经济支撑条件 | 第49-58页 |
一、 农业对城市化的支撑 | 第49-51页 |
二、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支撑 | 第51-55页 |
三、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支撑 | 第55-58页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社会支撑条件 | 第58-68页 |
一、 基础设施条件 | 第58-60页 |
二、 社会保障条件 | 第60-62页 |
三、 科技与文化支撑条件 | 第62-64页 |
四、 社会政策条件 | 第64-68页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支撑条件 | 第68-75页 |
一、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 | 第68-69页 |
二、 生态环境条件 | 第69-72页 |
三、 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 | 第72-75页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 | 第75-107页 |
第一节 可持续城市化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5-83页 |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75-76页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76-77页 |
三、 指标选取和内涵界定 | 第77-83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方法 | 第83-87页 |
一、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第83-84页 |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4-85页 |
三、 指标权重结果 | 第85-87页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87-97页 |
一、 可持续城市化经济潜力分析 | 第87-89页 |
二、 可持续城市化社会潜力分析 | 第89-90页 |
三、 可持续城市化环境潜力分析 | 第90-92页 |
四、 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特征分析 | 第92-97页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的类型划分 | 第97-107页 |
一、 分类方法 | 第97页 |
二、 分类步骤 | 第97-100页 |
三、 分类结果 | 第100-107页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的途径与对策 | 第107-131页 |
第一节 优化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 | 第107-111页 |
一、 优化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 第107-108页 |
二、 促进都市圈产业集聚和空间重组 | 第108-110页 |
三、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城市化 | 第110-111页 |
第二节 城市经济转型与城市功能升级 | 第111-116页 |
一、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 第111-113页 |
二、 调整城市职能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升级 | 第113-116页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16-119页 |
一、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 | 第116-117页 |
二、 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17-119页 |
第四节 建设现代化城市化基础设施 | 第119-122页 |
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 | 第119-121页 |
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 | 第121-122页 |
第五节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第122-125页 |
一、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 第122-123页 |
二、 推进城镇生态化改造,重建微循环 | 第123-125页 |
第六节 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 第125-131页 |
一、 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 第125-126页 |
二、 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 第126-13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31-135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