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一、 研究依据 | 第6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三、 研究存在问题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 第7页 |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7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7页 |
三、 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 第7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7-9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7-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二章 移动通信终端和语音相册的界定及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第一节 移动通信终端的界定 | 第9-10页 |
一、 国内移动通信终端的概念 | 第9页 |
二、 国内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语音相册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一、 语音相册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语音相册的生成环境和主体 | 第10页 |
三、 语音相册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第三章 语音相册的内容分析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国内移动通讯终端语音功能的分类 | 第11-12页 |
一、 SNS 等网络社区的语音相册插件 | 第11页 |
二、 研发上架的语音相册软件 APP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移动通讯终端语音相册的内容分析 | 第12-19页 |
一、 受众本体音频+照片 | 第12-17页 |
二、 非受众本体音频+照片 | 第17-19页 |
第四章 语音相册的网络传播分析 | 第19-26页 |
第一节 语音相册的传播方式 | 第19-23页 |
一、 移动通信终端做载体 | 第19-21页 |
二、 SNS 网络场域内的传播 | 第21-22页 |
三、 SNS 、微博、门户网站之间的交互传播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语音相册的传播特征 | 第23-26页 |
一、 传播方式交互化 | 第23页 |
二、 传播内容立体化 | 第23-24页 |
三、 传播接收即时性 | 第24-26页 |
第五章 语音相册网络广泛传播的成因分析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使用者的新体验 | 第26-31页 |
一、 传播者诉求的表达与展示 | 第26-28页 |
二、 传者与受者合一的惯习转化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内容多样化的呈现 | 第31-34页 |
一、 深度与广度并重 | 第31-33页 |
二、 传播形式的改变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改变 | 第34-37页 |
一、 表达符号多样化呈现:文字、语音、图片三位一体 | 第35-36页 |
二、 表达手法偶有亮点:模仿、拼贴、重组再创作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移动终端的技术支持 | 第37-40页 |
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革新 | 第37-38页 |
二、 媒介融合带来传播新体验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移动通信终端语音相册传播影响的二重性 | 第40-46页 |
第一节 语音相册网络传播的正面影响 | 第40页 |
一、 促进语音功能的大众化 | 第40页 |
第二节 语音相册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 第40-44页 |
一、 符号暴力的“战争” | 第40-41页 |
二、 仪式化的网络狂欢 | 第41-43页 |
三、 技术层面的缺失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语音相册传播影响的对应措施 | 第44-46页 |
一、 提升语音相册的社交能力 | 第44-45页 |
二、 规范语音相册的网络传播秩序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A 人人网语音相册统计表格 | 第49-65页 |
附录 B 语音相册使用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词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