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电化学法研究硫酸多粘菌素B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前言第12页
   ·生物膜第12-18页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第12-16页
     ·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第16-17页
     ·模拟生物膜模型第17-18页
   ·自组装模拟生物膜的表征第18-21页
     ·循环伏安法(CV)第18-19页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第19页
     ·荧光脂质体技术第19-20页
     ·Langmuir膜与LB技术第20-21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研究的口的及意义第2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硫酸多粘菌素B对磷脂酰胆碱作用的研究第23-38页
   ·引言第23-24页
   ·实验部分第24-26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HDM单层膜和HDM-DMPC混合双层膜的制备第25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DMPC相互作用的研究步骤第25-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7页
     ·HDM-DM PC混合双层膜电极的CV表征第26-27页
     ·裸金电极及HDM-DMPC混合双层膜电极的EIS表征第27-28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HDM-DMPC混合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8-33页
     ·HDM-DMPC混合双层膜与硫酸多粘菌素B作用后的自我修复第33-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硫酸多粘菌素B对磷脂酰丝氨酸作用的研究第38-54页
   ·引言第38-39页
   ·实验部分第39-41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单层膜和DPPTE~DMPS脂质双层膜的制备第40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DMPS相互作用的研究步骤第40页
     ·LB膜的制备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硫醇单层膜及磷脂单层膜电极的CV表征第41-42页
     ·裸金电极、磷脂单层电极及脂质双层膜电极的CV表征第42-43页
     ·DPPTE~DMPS脂质双层膜电极的日S表征第43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DPPTE~DMPS脂质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第43-46页
     ·胆固醇对硫酸多粘菌素B和DPPTE~DMPS脂质双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6-48页
     ·DPPTE~DMPS脂质双层膜与硫酸多粘菌素B作用后的自我修复第48-51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DMPS单分子膜相互作用的研究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不同的脂质成分对硫酸多粘菌素B和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4-72页
   ·引言第54-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6-57页
     ·磷脂单层膜和脂质双层膜的制备第57页
     ·硫酸多粘菌素B与不同磷脂间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法研究步骤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70页
     ·DPPTE~DMPC脂质双层膜电极的CV表征第58-59页
     ·不同脂质双层膜充电电流的循环伏安表征第59页
     ·磷脂头基对硫酸多粘菌素B与脂质双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9-63页
     ·磷脂酰烃链长度对硫酸多粘菌素B与脂质双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3-67页
     ·磷脂脂肪链饱和度对硫酸多粘菌素B与脂质双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7-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总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个人简历第78-7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癌痛模型小鼠的药理学特性及神经生长因子在其中枢和外周的表达变化
下一篇:激素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